第二课堂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关键途径
2025年08月10日
三、第二课堂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关键途径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核心目标。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为高校全面启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实践标准。“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第二课堂是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主阵地,是进行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具有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场域广泛的实践特性和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育人作用。首先,第二课堂的实践性让大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次,第二课堂的主体性优势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实践,激发创新创业能力;再次,第二课堂的综合性可以让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发展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在竞争中提升职业素养,这些特性让第二课堂逐步成为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系统工程的重要着力点。梳理第二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立德树人与第二课堂之间的耦合关系,将“三全育人”不断引入第二课堂教育之中,将受教育者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素质素养、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是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