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乏统筹规划

三、缺乏统筹规划

第二课堂的育人特点决定了教育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主体多元、教学方式灵活催生了第二课堂“课前规范、课中监督、课后评价”的自身工作闭环,而这需要学校各部门相互合作完成。《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推广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通知》提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内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而以共青团组织为主要实施方。然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执行主要是共青团组织在一力推动,学校层面重视和统筹不够,主要原因是:第一,站位不高,没有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把握第二课堂独特的育人功能;第二,统筹规划不充足,缺乏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建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内容缺乏精准对接,知识性教学难以真正融入实践性教学,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不够,缺少统一的组织管理,各部门大多独自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甚至在重大历史节点扎堆开展,尽管活动参与人数较多,但活动效果不佳;第四,政策制度不健全,缺乏考核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两大课堂评价机制尚未融通,高职院校往往将易量化的第一课堂成绩作为大学生的主要评价标准,而未将第二课堂成绩真正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第五,数据对接不及时,第二课堂活动报名系统、学校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分离,自成体系,无法形成一体化的大数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