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青春志愿行——护理系党总支引领大学生深入辉苏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党建带团建青春志愿行——护理系党总支引领大学生深入辉苏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前言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是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教育田。要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团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践行志愿者精神,积极服务于社会,发挥大学生在当代社会的先进作用,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使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从2018年起至今,护理系团总支始终坚持在党总支指导下,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工新时代”“青年大学习,奋斗亮北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三个主题,以团支部为单位共组建以“美丽中国实践”国情社情观察、“爱心医疗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疫情知识宣讲等为主题的36个小分队,有256人次参与,足迹遍布6个盟市、39个旗市县,服务时长累计达290小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范围包括6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达到116人次。在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三年来我系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人数、团队数、遍布足迹都呈上升趋势。

下面以2020年组织的活动为例,总结三下乡活动开展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和带来的思考。

(二)团队介绍

此次活动的参与主体是2019级13个大专团支部的87名青年团员,他们按地区以就近为原则组成了22个小分队。2020年7月13日—8月28日,他们开启了历时44天,服务时长累计150小时,足迹遍布6个盟市、26个旗市县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三下乡活动。其中爱心医疗服务项目参与19人次,助力脱贫攻坚项目参与27人次,观察国情民情项目参与21人次,疫情健康知识宣讲项目参与20人次。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由护理系领导班子、党员代表、团总支和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的,以“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主题的党建带团建引领大学生深入辉苏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0年8月11日上午7点,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师生一行17人,开启了前往辉苏木的社会实践之旅,在历时近2个小时的车程中,王树书记给师生们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还介绍了辉苏木是学院的包联单位,以及在包联过程中为牧民群众做的大量工作;陈成林主任给大家介绍了呼伦贝尔市、辉苏木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等。师生们也分别发表感言、用歌声抒发情怀,客车内仿佛是一个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移动思政课堂。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辉苏木党群服务中心站。

辉苏木党委书记额日德尼和学院派驻辉苏木干部阿西塔早已在门口等候。辉苏木党委在党群服务中心召集了部分党员干部、医疗卫生人员、牧民群众40余人参加活动。在启动仪式上,王树书记阐述了活动项目和意义,并代表护理系党总支捐赠了医疗物资,简短的仪式之后在辉苏木党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此次活动依次有序进行。

送知识下乡——“牧民防疫知识微课堂”。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为牧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第二党支部教师、第一党支部教师分别主讲了“鼠疫防控知识讲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讲座”,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们现场为牧民群众演示了“七步洗手法”和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送政策下乡——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张芃芃老师为牧民们解读了国家的资助政策,并动员吸纳牧民群众的子女到学校学习一技之长,鼓励牧区青年用自己的智慧实现脱贫致富之志,在“扶智”和“扶志”上助力精准脱贫。

健康义诊,热情服务。讲座之后,志愿者们为参加活动的牧民群众测血压、测血糖、测体温,现场解答了牧民们提出的慢性病护理等医学方面的问题。

深入养老院,慰问老人。在额日德尼书记和阿西塔老师的陪同下,王树书记、陈成林主任带领师生们深入辉苏木“互助养老幸福院”看望慰问老人,为老人赠送了“爱心包”、水果等慰问品,志愿者们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等并帮助老人清理门前的积水。在“互助养老幸福院”内我们了解到,在呼伦贝尔市域内所属的苏木,这样的养老院有三所,由政府出资创办,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均可入住。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设施齐全的房屋,这是政府承办的居家式互助养老方式。老人们在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她每天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缝制地毯、壁挂、太阳花挂件、香包等民族手工艺品,这些精美的作品寓意深刻、构思巧妙、手工细腻,这是刻记在老人基因中的民族传统文化。老人向我们说,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牧民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辉苏木的“互助养老幸福院”只是国家为农牧区的贫困老人们集体养老的一个缩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总结2020年的三下乡活动,整体上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

三、实践成果

(1)党建带领团建,加强党组织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引领作用。

(2)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线。

(3)依托网络平台,拓宽实践渠道“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模式。

(4)深入基层锻炼,在实践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实践收获

1.深化爱国思想

通过观察农村、牧区的新面貌,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状态,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带给人民的保障,从而增强了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红色教育和红色基因中吸取了信仰力量,从而自觉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厚植家国情怀。

3.助力脱贫攻坚

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身体力行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助力精准扶贫。

4.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在为牧民群众送医疗卫生服务和传递疫情防控知识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更增强了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了初心使命,立志投身强国伟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