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归来话成长,青年使命勇担当——机电工程系多渠道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在实践育人中发挥突出的作用,机电工程系团总支以让大学生增长社会阅历、拓宽视野为主要目标,根据上级团组织部署,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一)以专业特长为依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机电工程系主要专业分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三个方向,结合专业特点,机电工程系以学生社团、顶岗实习为抓手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三下乡”活动。这里我首先要重点介绍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智未来创客空间”社团实践活动。
1.“智未来创客空间”社团实践活动
“智未来创客空间”是由机电工程系郑香伟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团队,它秉承“以心助人,以技助人”的宗旨,以“弘扬雷锋精神,服务广大师生”为目的,让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中,服务于广大师生。2018年,该团队在系团总支备案后以学生社团形式开展活动,前期社团活动开展非常困难,面临没有场地、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组织管理不到位、经费短缺等问题,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郑香伟老师牺牲个人时间,手把手教学和社团学生积极进取、钻研专业技能的努力下,社团逐步走入正轨,后续也得到了系领导的大力支持,拥有了自己的社团活动室。社团平时除开展3D打印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学习外,还面向全院师生长期开展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机电设备的义务维修公益服务。2018—2019年,“智未来创客空间”对学院1、4、6、7号学生宿舍楼处在故障状态的广播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使广播系统全部恢复到了正常工作状态;长期为学院食堂电器设备进行维修维护;为全院的学生桌椅进行维修维护;为老师和同学们维修了大量电子电器产品,并获得了一些小家电的捐赠和广泛的好评。
2018年暑假,在系团总支的动员和带领下,“智未来创客空间”社团奔赴陈旗库热格太嘎查村开展“青春助农,科技下乡”活动。在当地村委会的协同配合下,此次实践活动开展顺利,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欢迎,村民纷纷把需要维修的家电送到村委会,由社团进行集中检测和维修。家中不方便移动的大型家电,社团成员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帮助维修,短短一天的实践活动,共帮助当地村民修好家电20余件,还向有需要的当地学生和村民发放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切实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传递了青春正能量,我们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2.2020年学生顶岗实习社会实践
为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6月,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动复工复产之际,机电工程系组织2018级大专班、2018级中专班共计125名大学生提前奔赴实习岗位,成为青岛海尔、厦门天马微电子、嘉兴敏实三家企业的正式顶岗实习生,为企业复工复产赋能。企业复工复产后,首先遭遇的就是人手短缺的问题,此次机电工程系的实习生发挥专业特长顶岗实习,从大学生个人角度、企业角度、学校角度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机电工程系教师担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坐落于学院西门侧的汽车服务实训中心的指导教师,在疫情到来前始终面向全校教职工开放免费洗车、更换轮胎等服务。疫情期间,大学生在家发挥特长,维修家中日常用具。在开展上述种类多样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机电工程系的大学生表现出了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不但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帮助了他人,丰富了内心。
(二)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
1.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
2020年初始,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机电工程系许多学生志愿加入所在地抗疫志愿者团队。下面以2019级汽修大专班王涛同学作为典型代表,来讲述他的志愿服务经历。
2020年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微信“朋友圈”里满满都是相互拜年或叮嘱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王涛第一时间结束了自己的春节假期,向社区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参与到扎赉诺尔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出门前还和父母开玩笑说:“我不怕,防控工作需要我,我要用我的‘速度’先击这病毒一拳!”2月20日,突击队深入扎赉诺尔区第四办事处新兴社区,针对社区居民健康情况、有无疫区返乡史、有无与疫区人员接触史、有无发热病人等多项内容进行详细排查,并做详细记录,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极大缓解了工作压力。
在社区志愿服务期间,他发放至居民手中的小区出入证达千余份,办理出行证明和解除居家、集中隔离材料万余张,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无盲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大限度地宣传了防控工作,提高了居民知晓率和对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突击队不仅要每日分类统计人员、车辆出入表格,还要防止居民信息泄露,通过对小区隔离人员、疫区返乡人员及特殊管控人员的重点防控,截至2020年4月3日,在新兴社区范围内未出现隔离人员脱管现象。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王涛深知社区严格筛查人员去向、居住地的意义,所以他从来没有松懈。在持续两个多月的抗疫志愿服务中,他不分昼夜,勤勤恳恳,获得了身边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在即将完成志愿服务之际,他还获得了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印发的志愿者服务证书。
2.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为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培育新时代新青年,根据学院团委安排,在考虑大学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和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下,机电工程系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于2020年7月17日来到海拉尔区健康街道办事处松山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上午9点,当晨光射穿薄雾,吴岩、郭健、黄朝鲁门、李志、王涛、海日汗6名同学到达松山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服务团首先走进小区打扫社区卫生。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动,大家看到了与之前对比鲜明的社区风貌,切身感受到了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下午2点,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服务团在松山社区开展了实地调研。首先,志愿服务团参观了松山社区的工作环境,了解了社区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随后,大家在社区公示栏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小区和商铺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度,凡是从高、中风险地区来海拉尔区必须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医学证明,或集中隔离14天医学观察无异常后方可自由活动;紧接着,志愿服务团来到二楼,墙上布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等展板。通过此次参观和了解,大家更加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要走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下午4点,经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大家来到社区中的经济贫困家庭做调研,通过与该家庭的沟通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该家庭的许多难处,在离开之前,志愿服务团自发向该家庭的孩子赠送了书包、橡皮等文具用品。
在夕阳的衬托与志愿服务旗帜光芒的照耀下,大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也代表着,历时一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走进松山社区活动结束了。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看到了松山社区的真情实况,增加了社会实践经历,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还给了社区一片洁净。
(三)结束语
实践育人的效果是显著的,例如,在“智未来创客空间”中,大学生当中出现了佼佼者,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在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最终为自己的就职带来了积极影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具有热心和爱心的优秀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和力量,而在此过程中,个人价值的体现其实对每个大学生来说是更为重要的。
最后,用志愿者的真实感悟来作为本实践活动的结尾,他是2020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的一名参与者,面对志愿服务,他说,“当我们在实践归来途中回味细微之处的感动时,就会明白话语间的温暖、瞬间伸手的扶持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就是那么不经意间的付出足可以让人燃起热情和感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机会,我们的暑假,因为有了它,而变得更加充实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