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有效管理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校应成立“第二课堂”建设与评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第二课堂”认定中心,由校团委负责,主要统筹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制度设计、计划发布、组织安排、过程控制、指挥协调、考核评价。二级学院相应成立第二课堂指导部门,团支部成立班级“第二课堂”评定小组,负责二级学院、团支部、团小组活动项目的施行。
(一)“第二课堂”项目管理委员会——“第二课堂”建设与评定指导
学校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它是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管理机构和项目审批机构,主要负责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年度校级活动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项目最终审批等。通过定期召开课程内容设计研讨会、课程质量评估研讨会和课程资源开发研讨会,保障第二课堂指导委员会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行的领导。
(二)“第二课堂”认定中心——“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认证中心
“第二课堂”认定中心设在校团委,是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协调机构,承担着第二课堂具体课程开发、课程运营及项目评估工作,负责延展第二课堂的功能,负责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管理制度的宣传、信息的传递和各级活动项目的协调,受理项目申报、评审、运行指导、资金管理、督查评比、总结表彰等。在课程审核阶段,应坚持课程标准统一、“院校两级”把关;在课程发布阶段,做到课程发布及时、内容精炼呈现;在课程推介阶段,为大学生推荐素质短板课程,促进大学生均衡发展;在课程维护阶段,依据大学生的课程评价,剔除反馈不佳的课程;在课程管理阶段,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课程管理运行效率。
(三)“第二课堂”指导部门——“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指导部门
“第二课堂”指导部门设在各二级学院团委、团总支,负责结合各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指导本学院第二课堂开展,制订年度院级和班级活动项目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资金预算,规范化管理本学院的第二课堂课程发布、审核、推介、维护和反馈。
(四)“第二课堂”评定小组——“第二课堂”活动策划、构建组织
“第二课堂”评定小组是团支部成立的“第二课堂”部落,负责各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规划和运行,团支书为班级“第二课堂”项目的负责人,直接负责班级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发起、管理、申报和补录。
(五)“第二课堂”团小组——“第二课堂”活动发起、创建部落
“第二课堂”团小组一般以寝室为单位成立,负责发起读书分享、青年大学习、棋类比赛等普及度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