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信息工程系引领大学生深入军营、农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我们的实践团走进了绿色军营,开展了主题为“中国梦,强军行”送教送学进军营的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了火热军营,了解了当代军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实践活动从2018年7月6日持续到8月26日,我系先后派出7名教师前往阿尔山边防部队进行送教送学活动。我系的学生实践团于8月26日来到阿尔山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开展参观、服务、体验等系列活动。在指导员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军营,指导员让我们与战士们同吃同住,让我们学习部队回收餐盘的方法。活动中我们对连队电脑进行检查维护、为战士们带去了网络安全教育宣讲,通信信息中心官兵向我们介绍了作战专用服务器,随后我们来到文化路,朱教官给我们介绍了文化墙的历史故事。当日下午,我们下到连队,为边防三连赠送专业教材50余本,参观了连队的文化建设,教官为我们讲解武器装备,表演了蒙眼枪支拆解与组装,大家目不转睛,心中十分佩服。除了参观如此精彩的实战展示,我们还与战士们交流了如何叠好被子等,大家深深感受到这些整齐的“豆腐块”就是战士们日复一日辛苦练习的缩影。部队官兵带领我们爬了279级台阶,参观了哨所的岗哨和战壕,官兵们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参军的原因,讲述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的种种危险,最后我们来到祖国边防的界碑旁,当我们激动地喊出“驻守边防,圆梦北疆,铁血军魂,扬我军威!”的口号时,我们都被这深深的爱国情感动了。参加此次实践团的大学生中,目前已有3人光荣入伍,实现了自己的军旅梦,其他大学生全部考入呼伦贝尔学院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这也许就是实践育人的最好体现。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结合我系的专业特色,2019年和2020年,我系开展了主题为“助梦前行,科技帮扶”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2019年,服务团同呼伦贝尔市商务局一起,前往呼伦贝尔市农业三旗,深入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社会调研活动。我系崔艳敏老师为农业三旗近200名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随后我们参观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与相关企业人员和各村从事电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走访和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民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面临着如下问题:人力、知识的缺乏,尤其是技术难题最难以解决。调研回来后我系专业教师团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了电子商务的实训课程,引导、鼓励大学生加强实践技能的学习。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农民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发成立了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销售平台为积压的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其中,通辽服务团的小伙伴们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通辽市周边乡村因疫情导致荞麦、干辣椒、芥菜、黄豆等大量农产品积压。大家连夜商讨研究对策,从平台选择、商品采集、农产品上架、商品的宣传推广,到交易的达成,大家都踊跃参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正式售卖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开门红”,销售额达到一千多元。农民们纷纷感叹网络带货的力量,同时也深深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
服务团来到科尔沁区东查干村,在一次访谈农户过程中,了解到当地有两位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年龄较高,无法进行过多的体力劳动,而当时又正值农产品生长的重要时期,我们经过商讨后,租赁了植保无人机,并购买农药,利用科学技术,对两位孤寡老人的20亩田地进行植保无人机打药,老人们非常感激我们的热心帮助,也感受到了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在“脱贫摘帽重点村”——团结村,服务团与村主任交流后,了解到村中正在积极帮助3个贫困家庭。随后,志愿者们前往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了解到其中一个贫困家庭因家中劳动力缺乏,无法完成除草工作。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村主任的带领下,下田帮助农民除草。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6位同学完成了全部土地的除草工作,帮助这个贫困家庭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系2020年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全区唯一被团中央“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报道的高职院校团队,通辽团队的实践活动作为优秀的实践活动被推荐到自治区优秀实践活动展进行巡展。
2020年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我系共计组建了9支队伍,实践时长覆盖7、8月,累计服务天数接近40天,跨越了2 000多公里,深入呼伦贝尔市各旗县、通辽市科尔沁区、兴安盟突泉县等6个市级行政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类型以科技帮扶为主,爱心公益、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百花齐放。在2010年的三下乡活动中,信息学院学子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