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的提出
2025年08月10日
一、第二课堂的提出
1983年,国内学者朱九思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第二课堂概念,“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自提出以来即受到众多国内研究者的关注。“第二课堂”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课外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传统第一课堂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教条式的,所传授的知识也往往是抽象的。大学生很难将课堂所授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也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打破了传统教育教条的单一模式。第二课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不受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素质特点有选择地参与活动,可将积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和辩证思维,可激发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从而逐步提高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第二课堂还可使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此外,第二课堂也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更注重大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创造,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让大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学互动中进一步推进师生的交流并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方式来学习,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