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双导向”实践育人理念

一、树立“双导向”实践育人理念

在新形势下积极推动实践育人就是要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确立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实践育人理念。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看,影响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实践育人主体、客体和内容等因素,大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是实践育人的主体,实践育人的客体是客观世界,实践育人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主要是教育资源,而实践的目的是育人,所以实践育人理念的确立就是要在实践主体与客体间找到架接桥梁,既要求和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相契合,又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相吻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人才,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理念必须围绕地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标,这既突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突出了实践育人的实效性。高职院校既要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的办学定位,又要创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把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成长内在要求结合起来、把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与社会实际要求结合起来,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实践育人的导向,分层分类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整合资源、对接需求,构建“双导向三聚焦四平台”的实践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