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族团结基石共谱文化发展乐章——艺术系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

八、筑牢民族团结基石共谱文化发展乐章——艺术系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

自2018年以来,艺术系团总支在学院团委、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质量立校,服务地方,德技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共开展院系级特色活动27次,其余支部社会实践活动36次,返家乡活动87次。在上述活动中,艺术系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活动足迹遍布14个城市乡镇,达到12 372.6公里。

(一)全面策划统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自治区是乌兰牧骑的发源地,艺术系师生始终坚持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发扬乌兰牧骑精神相结合,以深化中国红色文化为宗旨,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民族艺术为抓手,以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要求大学生必须努力做到“学会做人、品行端正、多元发展、特长显著”四点要求。

为确保暑期“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艺术系团总支一直按照事前动员、事中跟进、事后总结的三步曲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每年7月初,艺术系团总支会召开前期动员会、活动讨论会,布置任务,宣传造势。在活动开始后,艺术系的教师们又会不辞辛苦地根据每个团队的活动亮点及时予以指导。特别是在活动中,大学生们战高温、冒酷暑,在深入基层“自找苦吃”的过程中传递爱心,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可以这样说,艺术系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文化艺术实践为主,以助老助幼助残等志愿服务为辅,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提升自我,服务他人”的志愿精神,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奉献与服务的“行知故事”。

(二)满怀热情齐装出征,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2018年7月5日,为进一步开展学院脱贫攻坚包联工作,切实推进民族团结,我系“律动青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实践团与乌兰牧骑队员共21名师生深入牧区,以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开展以“脱贫攻坚、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慰问演出,帮助牧民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在精神文化层面激发牧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和志向,从而实现了助力脱贫攻坚的目标。

2019年8月,我系“青春之声、志愿相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实践团、乌兰牧骑队员联合通辽市科左中旗乌兰牧骑赴通辽市科左中旗公安局和图布信苏木后聂家窑村,分别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民鱼水情”八一慰问演出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基层惠民演出,600余名群众和百余名士兵观看了本次演出,本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艺术系团总支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导,以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目标,在促进民族团结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实践上下功夫。2020年8月,我系组织文化艺术实践团赴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新巴尔虎左旗开展了以“探访巴尔虎民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荣幸地邀请了国际民歌艺术研究科学院民歌研究博士、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常务、呼伦贝尔市民歌长调协会副主席萨仁其木格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艺术学院长调专业特聘教授都古尔苏荣,以及新巴尔虎左旗克鲁伦苏木嘎查人大代表、党代表、陈巴尔虎右旗长调协会会员乌云等45名巴尔虎民歌传承的老艺术家参与录制。录制过程从上午9点30分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所有参与人员几乎没有休息,艺术系的师生们完全沉浸在悠扬的旋律当中,大学生们静静地感受,教师们细细地聆听,老艺术家们不辞辛劳地演唱,艺术的感染力让所有人都忘却了时间和饥饿。有人说,你可以不懂蒙语,却无法不为蒙古族长调所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这一次,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心灵畅游在长调民歌的海洋中,心情是那样的愉悦,当时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老艺术家们还向我们讲述了巴尔虎民歌的历史、传承民歌的意义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并嘱托年轻的大学生们努力学习,珍惜这个时代,珍惜国家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正如乌云老师对大学生们寄语时所说,我们要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要做巴尔虎民歌文化的保护者与传承人。

(三)奉献服务砥砺前行,确保“三下乡”活动效果显著

艺术系暑期“三下乡”活动自开展以来,多次荣登自治区团委学校部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得到了自治区团委的赞扬和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

2019年10月,我系教师特木其勒荣获自治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与此同时,艺术系暑期“三下乡”活动的育人成果也初见成效。在引领艺术系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同时,艺术系团总支严格按照“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文件要求,不断帮助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教导大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努力拼搏,争取早日成才,从而能够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在三年来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艺术系团总支带领大学生们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提升专业技能,不断为大学生创造平台,使他们积累实践经验,并且通过2020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保存了120余首巴尔虎民歌的录音、录像等珍贵资料。与此同时,艺术系正计划以民歌教材为切入点,通过教材的编写、出版、普及教育等工作,推动巴尔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为开辟巴尔虎民歌与高校相结合的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专业特色,在学院党委、系党总支和院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乌兰牧骑精神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牢记青春使命,珍惜青春时光,奉献青春力量,绽放青春光彩,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