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的运用
黄金分割被广泛应用到科学、艺术、生活等不同领域,许多艺术家运用1∶0.618创作了优秀的绘画、摄影、雕塑以及建筑设计作品。在很多精致的艺术品以及自然景观中都能找到黄金分割的影子。
古希腊的建筑师和画家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都有黄金分割的足迹。雅典卫城主体建筑巴特农神庙也称为希腊神庙,是由设计师伊克蒂诺和克利拉利特为纪念战胜波斯而建立的。该建筑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黄金分割比”。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巴黎城中心的塞纳河畔,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在建筑和整修过程中,同样采用了黄金分割的艺术手段。
艺术家们还发现,按0.618∶1比例设计画出的画最具视觉美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维特鲁威人》《蒙娜丽莎》以及《最后的晚餐》中,都运用了黄金分割。一位发育正常的成年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0.58,而古希腊的著名雕像断臂维纳斯及太阳神阿波罗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
达·芬奇作品《维特鲁威人》的创作启发来自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的一段话:“人体中自然的中心点是肚脐。因为如果人把手脚张开,作仰卧姿势,然后以他的肚脐为中心用圆规画出一个圆,那么他的手指和脚趾就会与圆周接触。不仅可以在人体中这样地画出圆形,而且可以在人体中画出方形。即如果由脚底量到头顶,并把这一量度移到张开的两手,那么就会发现高和宽相等,恰似平面上用直尺确定方形一样。”[2]画面人物肚脐位于头顶到足底分割点;咽喉位置是从头顶到肚脐之间的分割点;肘关节是从肩部关节到中指的分割点;膝关节是肚脐到脚底之间的分割点;两眉在发际和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分割点;鼻子处于发际到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细致的人体结构黄金分割使绘画作品中的“维特鲁威人”成为具有“完美比例”的男性。

图1-1 莱奥纳多·达·芬奇《根据维特鲁威的理论对人体比例的研究,约1485至1490年,34.3×24.8cm[3] [4]
达·芬奇的人物肖像画《蒙娜丽莎》,女子精致的面部结构严格遵照黄金分割的比例,蒙娜丽莎的肖像被美术史学家誉为“神秘的微笑”。
这样的标准面型,在我国古代称之为“三停五部”,是人物脸部肖像画的基础。《芥子园画传》中录清代丁皋“写真秘诀”,其部位论中记载:“初学写真,胸无定见,必先多画。多则熟,熟则专,专则精,精则悟,其大要则不出于部位之三停五部,而面之长短广狭,因之而定。上停发际至印堂,中停印堂至鼻准,下停鼻准至地阁,此三停竖看法也。察其五部,始知面之阔狭。山根至两眼头止为中部,左右二眼头至眼梢为二部,两遍鱼尾至边,左右亦各一部,此五部横看法也。但五部见于中停,而上停以天庭为主,左太阳,右太阴,谓之天三。下停以人中划限法令,法令至腮颐左右,合为四部,谓之地四。此亦部位之法,不可不知者也。要立五岳:额为南岳,鼻为中岳,两颧为东西岳,地阁为北岳。将画眉、目、准、唇,先要均匀五岳,始不出乎其位。至两耳安法,上齐眉,下平准,因形之长、短、高、低,适变之耳。凡此皆传真入手机关,丝毫不可易也。果能专心致志,而不使有毫厘之差,则始以诚而明,终由熟而巧,千变万化,何难之与有?落笔丝毫不得移,对真曲直总相宜,细开细省官星位,五部三停要预知。”[5]从中国古代仕女头部节选图中,可以看出对人脸部的特写。

图1-2 人物头部画像(张诗扬画)

图1-3 人物头部画像(张诗扬画)
关于人体结构的身高比例,一些美术教科书中认为人体长度等于7.5个头,而现在人们身高普遍增高,成年人体身高可以用8个头来计算。以前的立七、坐五、蹲三半可以改成立八、坐六、蹲四。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体在坐姿和蹲姿的时候,不可能挺直上半身,具体的比例应该随之调节。
取景器中的黄金分割同样具有艺术性,朱光潜先生曾经在《文艺心理学》之《形体美》一文中谈到“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最美的形体,因为它能表现‘寓变化于整齐’这个基本原则,太整齐的形体往往流于呆板单调,变化太多的形体又往往流于散漫杂乱。整齐所以见纪律,变化所以激起新奇的兴趣,两者须能互相调和,‘黄金分割’一方面是整齐的,因为两对边是相等的;一方面它又有变化,因为相邻两边有长短的分别。长边比短边较长的形体很多,而‘黄金分割’的长边却恰到好处,无太过不及的毛病,所以最能引起美感。它是有纪律的,所以注意力不浪费同时它又有变化,所以兴趣不致停滞。”[6]
平面媒体模特的面部结构未必完全符合“三停五眼”的黄金比例要求,优秀广告摄影师需要凭经验把立体的人物面部转换成平面的艺术影像,运用光影和拍摄角度等专业技巧突出面部画面特征。虽然摄影作品属于平面艺术,但人类的脸部是立体的。面部特写需要注意“四高三低”。在面部立轴上,额头、鼻尖、唇珠、下颚是人物面部四个最高点,两眼之间的鼻梁凹陷处、唇珠上部的人中沟、下嘴唇的下方凹陷处是人物面部的三个低点。在将立体人物造型转变成平面艺术时,“四高三低”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拍摄化妆品类广告中常用到人物面部特写,初学者需要注意模特面部的立体感、质感和空间感。人物的面部以及所在空间是立体的,要在二维平面作品中找到立体感,拍摄出三维立体的效果才是优秀的作品。从发际线到眉线是上停部分,额沟、额丘,眉毛、眉弓都是可以表现出立体效果的部分;眉线下面的眼睛是最传神,也最能体现模特人物精神的部位,主要注意拍摄时眼睛视线的方向;脸颊部分是隆起的圆形,要突出肌肉的丰满感觉;鼻子是人物面部的突出点,鼻尖上的一点儿光亮可以突出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