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工光拍摄的基本知识

(四)使用人工光拍摄的基本知识

对于传媒工作者来说,了解室内人工光线对摄影、摄像产生的效果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室内拍摄广告作品时,自然光线受到限制,需要用人工来营造一定的现场气氛。首先安排好主光、辅助光、背光,确立最基本的照明基础光。为了营造理想的光线效果,通常还需要使用更多的辅助光源,如背景光、眼神光等。

人工光布光一般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根据拍摄对象设置主光位置,主要包括宽光照明、窄光照明、面光照明等。主光的主要功能是表现光源的方向和性质,使画面物体产生明显的阴影和反差,进而塑造人物和景物的形象,因此也称塑型光。主光需要形成一定的明暗反差以突出立体感和质感。选用聚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作为主光的光源,使物体表面产生光斑和闪光;使用散射光作为主光,可以产生丰富的中间影调,但造型效果会减弱。主光位于物体左前侧或右前侧45°时,产生的光线比较自然,形成正常的视觉效果。当光源在物体侧前方60°位置照射时,称之为宽光照明。物体受光后形成的暗面较小,亮面较大。光源处于被摄物体测前15°位置时,称之为窄光照明。窄光照明形成的效果和宽光照明相反,物体受光后亮面较小,暗面较大。突出了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面光照明的光源位于物体前方15~30°,基本属于正面照明。面光照明使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较差,会使拍摄的主体人物感觉光线刺眼。如果拍摄现场有多个主光灯,需要注意投影不能混乱。

第二,需要设置辅助光,常用的设置工具为反光板和散射光照明灯。辅助光一般位于靠近摄像机拍摄轴线的位置,它能够增加被摄物体阴影的亮度,用以降低阴影的影调,优化视觉效果。反光板可以增加辅助光,泛光灯或闪光灯也能够被用来产生补光,使用时调整反光板和泛光灯等设备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形成合适的画面效果。如果室内的自然光线比较明亮,白色的墙壁、屋顶天花板、地板、家具等都起到一定的辅助光作用。

第三,需要设置轮廓光。在布光组合中,轮廓光通常是最亮的,我们需要调整轮廓光源和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控制轮廓光的强度,使其和主光、辅助光和谐搭配。需要减弱灯光时可以使用灰色纸,需要改变灯光颜色时用彩色纸,以此获得合适的光线效果。拍摄中需要注意,轮廓光的投影不能投射到镜头上,否则画面会出现光斑。可以用黑色纸遮挡光线,避免多余的光线投影投射镜头,或者升高轮廓光的高度,也能消除光斑。

第四,设置背景光。背景光用于照明拍摄对象周围环境和背景的光线,通常是暗于主光和轮廓光的。它可以通过对拍摄环境的细致刻画来突出主体,明确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给受众以详细的场景交代。有时候需要拍摄半剪影或是剪影效果,就需要亮度高的背景光。常用的背景光是散射光,因为散射光可以用于整体环境和平面背景的照明。如果使用聚光灯来作为背景光,集中的光束会使背景形成强烈的明暗差别。运用背景光时应注意避免对主体布光效果的影响,背景光的强度一般以主光的1/2或3/4为宜,过亮的背景会减弱前景主体的相对亮度,造成喧宾夺主。有时候背景光也可以用来表现一些带有情绪特征的背景,可以在背景上投射出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的光,用以表现带有深沉色调的忧郁情感或是黑暗的夜、欢快的情绪等。总之要注意,背景光是为拍摄主体和拍摄效果而服务的,光线的强弱等变化也应按照效果要求而定。

第五,设置装饰光。装饰光也叫润饰光,用于表现头发特征和质感的光线称为头发光,用于表现某服装特点和质感的光线称为服饰光,用于表现道具特点和质感的光线称为道具光等。装饰光是用来弥补其他光线的照明不足,或者强调修饰某一局部物体。一般选用可调节的小光束聚光灯作为装饰光,针对实际需要调节光束大小,用于对局部范围的修饰。需要防止装饰光对其他光线照明效果的干扰,必要时应该做出适当的遮挡。总之,装饰光能够增加画面整体的影调,减弱主光、辅助光等光源之间产生的生硬反差,对拍摄效果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第六,根据需要设置眼神光。眼神光灯是特制的一种发光功率小、光线柔和且照射面积较大的灯具。通常在正面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时使用,使眼睛产生较亮的反射光点,同时在不影响其他光线效果的同时照亮眼窝周围的阴影。眼神光是针对人物面部特写而设置的光源。眼神光能使人的眼球能在光源照射下反射出光斑的光线。在表现人物面部特写时,为了增加传神效果,刻画人物神态特征,应善于运用眼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