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旁白
旁白作为画外音的一种形式,能够简明地介绍出情节、历史、环境以及需要营造的情绪。例如《城南旧事》开头的画外音:
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少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而今或许已物易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蚀。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远、永远地刻印在我的心头(音乐声《送别》起……)
——录自电影《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功;编剧:伊明
这段旁白的语言用于影片之始,苍凉深沉的女性声音,用沉缓的语言感觉朗读这段话,那种磁性的声音吸引着我们,将我们带进那段陈旧的岁月。“不思量,自难忘”,引自苏东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苏门六君子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论此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任知州,梦中思念亡妻而作。独白之后的音乐进入那首熟悉的《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歌词出自近代诗人、画家、音乐家、教育家、高僧李叔同之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新红楼梦》中用到大量的旁白,对此,观众和业内人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样的旁白太啰嗦,实在听不进去,看不下去;也有人认为加入旁白后更能够遵照原著来演绎红楼梦。由此可见,旁白运用好了,可为影片增色,反之则成为影片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