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千古——阮咸

(五)名垂千古——阮咸

相传汉武帝元鼎二年汉武帝之乌孙公主出嫁前,乐工们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当时称“秦琵琶”。也有人认为,阮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十二柱的乐器。西晋竹林七贤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

图8-15 阮咸

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唐代的阮有四弦、十三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唐代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宋代,阮咸简称为阮,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宋代张鎡在《鹧鸪天·咏阮》:“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天外曲,月边音。为君转轴拟秋砧。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现在我们看到的中阮和大阮,既适于独奏,也适于合奏或伴奏,在乐队中常给二胡、板胡、笛子和唢呐等乐器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