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紫色

七、紫色

紫色是光谱中最短的能见光,介于红色和蓝色的颜色。歌德在《色彩规则》中将胭脂红描述为“普紫红”;《旧约全书》中普紫色已被称为最珍贵的色彩,例如上帝授命摩西如何建造神庙:“你应用细纺亚麻布做帷幕,并将其染为偏蓝色与偏红色的普紫色及猩红色,你应用高超的工艺编织天使。”[24]紫色系包括有淡紫色、蓝紫色、蓝红色、品红、紫罗兰、紫红色、紫褐色、灰紫色、群青色、深紫色、薰衣草色、纯紫色等。

(一)紫色的表情

紫色能够让人感觉到浪漫与时尚、高贵与深沉,同时也具有暧昧、缺乏自信、自负、哀伤等负面表情。紫色系中的诸多色彩表情不尽相同,淡淡的紫色是由蓝色、红色和白色调制而成的,表达着青纯洁、活泼、温柔等情绪;反之,接近黑色的深紫色代表着神秘、哀伤和忧郁。

(二)紫色的象征意义

紫色在基督教中有忏悔的象征意义,是基督降临节和复活节斋期的常用色彩;在教会中,紫色被解释为永恒与公正,成为神学的传统色彩;紫色在基督教中还表示谦逊,教会面对教众的语言和行为既谦逊又庄重。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恶紫之夺朱也。”这是中国古代对紫色的最早记载,紫色的地位显然很低下。据《韩非子·外储说上》记载:“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至秦代始皇统一天下,统一规定了服饰颜色。《秦会要·舆服》中云:“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皇帝佩黄赤绶,诸侯王佩赤绶,诸国贵人、相国佩绿绶,将军佩紫绶。”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服颜色又发生变化,《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绯、绿、青。”沈从文先生认为:“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以紫为贵。”《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隋唐时期官员服饰颜色:“始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六年,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唐贞观四年又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后又于上元元年八月下令补充:“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至此,紫色成为黄色之下的尊贵颜色。

汉刘向《列仙传》中记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关令尹喜看见东方出现紫气,预示圣人将至,果然见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后人用“紫气东来”形容祥瑞之兆。清代洪昇在《长生殿》中有句“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

紫色在当代世俗生活中的完全突破了西方宗教世界和中国儒学传统的意义,它象征着时尚与浪漫,是当代中西方艺术设计师常用的颜色。更多人喜欢原野上成片开放的薰衣草、紫色的窗帘、衣饰、家具,以紫色为主要色调的广告、商品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