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构图与对角线构图

一、交叉构图与对角线构图

交叉构图和对角线构图都是运用两条对角线来确定主体位置,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取景构图方式。前者取中心位置,即两线相交点,后者则是将主体和陪体安排在线上。

在长方形的镜框中,画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叉,形成几何中间点。这个交叉点处于画面中心的位置,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中心位置即是交叉构图,可以表现出庄严、静穆、安静、沉稳的意境,画面显得呆板而缺少变化。无论是一幅照片还是一个电视画面,一旦主体占据了画面的中间部位,除非这个主体具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较强的吸引观众视线的能力,否则,观众的视线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在一点上,它需要调节,需要运动。这种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间位置上的构图与观众的视觉欣赏心理与习惯相左[7]。交叉构图多用于新闻摄影,在广告拍摄或艺术摄影中比较少见。

对角线构图是摄影摄像时使用率比较高的构图法。先在镜框四个角中找到对角,将两个对角之间连接起来。将拍摄主体放置于画面的对角线上或者接近画面对角线,会使画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对角线构图常用于拍摄河流、公路等景物,熟练运用对角线的倾斜构图,可以给画面整体增加动感。对角线构图的运用场景相对灵活,拍摄人物组群、远景风景、花卉组合时都可以使用,但是运用特写镜头描绘个体时使用较少。国画花鸟作品中,树枝上的小鸟处于交叉点上方,树枝的位置和一条交叉线重合,从视觉上看更加美观、主体部分显得更集中。

图1-4 临摹宋人花鸟小品(张诗扬画)

图1-5 国画《秋意》(张诗扬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