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打击乐器
西方的打击乐器其家族成员众多,其中包括牛铃、木鱼、沙锤、三角铁、吊钟、木琴、鼓等乐器。无音高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对节奏非常敏感,其代表乐器是架子鼓。架子鼓集合许多打击乐器为一体,包括大鼓、军鼓、两个中鼓、一个落地鼓、脚踏钹和两片铜钹等。
木琴产生于14世纪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5世纪传入欧洲。轻松、活泼、欢快、诙谐、幽默,木琴家族乐器的音色独具魅力,20世纪的很多作曲家都使用过木琴。马勒的《第六交响曲》、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圣-桑斯的《死之舞》、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等作品中都能听到木琴的声音。
【注释】
[1]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书后图片。
[2]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书后图片。
[3]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书后图片。
[4]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书后图片。
[5]袁家浚:《中国音乐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6]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首页。
[7]张子盛:《琴学门径》,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第1页。
[8]张子盛:《琴学门径》,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第1页。
[9]张子盛《琴学门径》,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第58页。
[10]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书后图片。
[11]刘廷玑:《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9页。
[12]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书后图片。
[13]〔美〕威廉·弗莱明、玛丽·马里安:《艺术与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4页。
[14]〔德〕门德尔松:《门德尔松无词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15]靳超英、陶维加:《大学音乐鉴赏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16]〔德〕布鲁诺·穆杰里尼:《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Ⅰ》,李雪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7]卞萌编:《俄罗斯钢琴音乐中小型精品选集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8]魏廷格等主编:《中国钢琴名曲曲库》,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