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补色
在光学中两种混合后呈现白光的色光,或颜料色混合呈消色的成对色互为补色。任何两种原色光混合,得二次色,二次是与原色互补的。色光中的红与青、黄与蓝、绿与品红互为补色;色彩颜料中的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互补。色光合成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加色法和减色法。
加色法是彩色摄影成像原理之一:所谓加色法,就是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取得其他色彩的方法。如用三只色灯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射在白色银幕上交叉混合,就可获得下列结果。红色与绿色混合形成黄色、绿色与蓝色混合形成青色、蓝色与红色混合形成品红色、红色与绿色和蓝色混合形成白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白色、青色和红色混合形成白色、品红和绿色也形成白色。早期的彩色摄影利用三原色相加的原理,用红、绿、蓝滤光镜分别拍摄同一个物体,三幅画面相同的分色底片,再拷贝成三张分色透明正片,把三张正片分别装入三个幻灯机里,在幻灯机镜头前分别加上拍摄时所用的滤光镜,或者把正片染上该滤光镜颜色,用幻灯机把它们投射到白色银幕上,使三个影像重合就能还原被摄体的色彩。用这种方法拍摄只能局限于一些静态被摄体,不能制作成彩色相片,所以逐渐被减色法取代。
色彩颜料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的纯度下降变成灰色,所以在绘画过程中一般是不用补色调和的。如果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的时候,颜色一占据的面积远大于颜色二,就可以增强画面色彩的对比,使画面颜色显得更加丰富。在彩色摄影和摄像中所指的三补色就是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当一种补色光与三原色光中的任意某一色光等量混合时,能够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光,即原色光和补色光。如把三原色光和三补色光在一个色环上按红、黄、绿、青、蓝、品红的顺序排列,凡是在互补色色环上相对的色光,就是互补色光。
法国的查尔斯克劳和杜奥龙提出了减色法的基本原理。两个原色光相叠加形成另一种色光,以此推论会产生三种补色光:红光和绿光重叠得到黄色光、绿光和蓝光相加得到青光、红色光和蓝色光相叠加得到品红颜色的光。
摄影和摄像技术发展至今,我们仍然要运用减色法来解释彩色摄影成像原理。减色法是用一种补色(黄、品红、青)通过彩色滤光镜减去白光中与互补的某一原色光,而获得其他色彩的一种方法。彩色滤光镜只能让与该滤光镜相同的色光通过,如青色滤光镜通过青色光,白光中减红;黄色滤光镜通过黄色光,白光中减蓝;品红滤光镜通过品红色光,白光中减绿。当互补色光黄、品红、青三种滤光镜交叉重叠的时候,用白色光照射能产生下面的颜色:黄+品红=白-蓝-绿=红;品红+青=白-绿-红=蓝。如果把红、绿、蓝三种滤光镜拍摄的三张分色底片分别制成三张正片,再把这三张正片分别染成与滤光镜颜色(红色染成青色,绿色染成品红色,蓝色染成黄色),这三张色片重叠在一起,能还原出被摄体原色。现代所制造的彩色感光材料胶片就是根据减色法原理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