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光·色彩

一、牛顿·光·色彩

光的色彩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13世纪,德国传教士西奥多里克曾经模仿彩虹对光的色彩进行试验,17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勒内·笛卡尔用三棱镜研究彩虹现象。直到1666年,牛顿运用三棱镜进行太阳光色散试验。在布置好的暗室窗子上开一个小洞,在小洞前放置三棱镜。当阳光从小洞射入后,经过三棱镜在对面墙上出现七彩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种色散现象即是光的分解,也叫光谱。这七种颜色的光线分散的途中加上一块凸透镜,这些分散的光线在凸透镜和墙壁之间又集中到一个焦点上,集中的一点是白色光。所以我们称白色光为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色光,再次经过三棱镜不再分解,所以被称为单色光。

我们看到的光一般都是白色的“复色光”。红(橙红)、绿、蓝(紫蓝)三色光是光的三原色,也叫摄影三原色。三种颜色的色光在经过等量混合后可以形成白色光。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的色光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这些色光属于“可见光”,人类眼睛看不见的色光范围叫作“不可见光”。人类肉眼中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波的波长以纳米为单位(1纳米=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人的眼睛对于波长的感知辨别范围在约在380纳米至760纳米,当波长小于400纳米,大于700纳米时,人的肉眼几乎不能感知光的颜色。科学家把可见光的光谱定在400~700纳米波长范围之内。光谱中波长700~600纳米的光主要是红色的,600纳米左右波长的是接近黄色的光,500纳米左右开始产生绿色、青色的光,接近400纳米时转为蓝色或蓝紫色。

摄影、摄像三原色和绘画三原色是不同的。前者是指红、绿、蓝色三种色光,通过等量混合可以得到白色色光;后者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绘画颜料。

图2-1 色彩三原色上面的青色圆形与左边黄色圆形调成绿色,与右边品红色圆形调成紫色,左黄右品红相调和成为大红色。

图2-2 光的三原色上面红色圆形和左边绿色圆形结合得到黄色,左边绿色与右边青色相和得到蓝色,三者结合成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