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打击乐器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打击乐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打击乐器的分类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是响铜类,有大锣、小锣、铓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等;二是响木类,有板、梆子、木鱼等;第三类是皮革类,包括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此外中国传统民族打击乐可以按照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划分。有固定应高的乐器有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无固定音高的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板、梆、铃等。
云锣,又名“云璈”,有些云锣由九个小锣构成,被民间称“九音锣”,其实云锣不限于九个。云锣由若干个薄厚不同的小锣组成,这些小锣音高不同,按照声音高低排列顺序,用绳子悬挂于木架上,演奏时用用双锤敲击。《元史·礼乐志》记载:“云墩,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山西芮县永乐镇的永乐宫元代壁画有演奏云锣的图像,可见云锣早期已用于道教音乐。至清代,云锣用于御前仪仗乐、丹陛大乐、中和清乐、导引乐、赐宴乐等宫廷音乐。今天,在民族管弦乐演奏中,依然能看见云锣的身影。
定音缸鼓属打击乐器,又称花盆鼓。民族管弦乐队中的缸鼓吸收了西方定音鼓的特点,成为有音高的定音缸鼓,是民族管弦乐队中重要的打击乐器。
清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其散文集《在园杂志》四卷中记载一位击鼓的高手:
边桂岩别驾声威,性癖挝鼓,尤妙《渔阳三弄》,今时无二手也。自言传诸旧内宦,然仅得大旨耳。至模拟尽致,皆从心会。闻起初学时,起居坐卧,饮食寤寐,惟鼓是念,每常对客两手动摇,作挝状,自亦不知也。与余同官袁浦,间一试之,穷数十刻之力,方尽其妙。予为赋《挝鼓词》三十二韵。嗟乎,正平后千古传心,桂岩一人而已。桂岩亦忧失传,思得愿学者授之,而卒无一能师其艺者。真绝技也。《挝鼓词》春光一奏柳杏妍,秋风再奏叶盘旋。孰能上夺天公权,临轩纵击鼓渊渊,群音之长推鼓先,万物和气赖以宣。劈空制造感圣贤,后人沿习乐便便,寻常冬冬杂管弦,未若今日掺挝全。中庭饮罢撤绮筵,有客解衣耸双肩,接搥到手屡变迁,初尤散漫继缠绵。忽惊霹雳下遥天,金戈铁马捣中坚,须臾檐溜雨连连,众语嘈切满市廛,有如长林断续蝉,有如落盘珍珠联。并将双搥暂弃捐,用爪用指用老拳,最后一通更轰阗,河流入海汇百川,耳根莫辨声万千,坠石一声方寂然。座客改容叹有缘,醉者以醒病者痊。渔阳绝技谁能专,淮阴别驾三韩边。愿君之寿如偓佺,不而其后恐失传。[11]
在剧情片中,紧张的气氛配合打击乐器,能够突出剧情的紧张气氛。若是规模宏大、声音震撼力强,能够烘托现场画面的气氛,将画面内容推向最高潮。电影《卧虎藏龙》中有一段情节,蒙面人偷偷进入贝勒家偷盗青冥剑,俞秀莲与其打斗起来,这时响起中国打击乐声,鼓声的速度与力度和画面完全吻合,突出了视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