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联林奇珍》

(二)电视连续剧《联林奇珍》

电视连续剧《联林珍奇》由遥远导演,上映于1991年。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至今为止没有一部弘扬传统文化的电视连续剧能够超越《联林奇珍》。电视剧以主人公凌大岫的故事为主线,讲述无数个巧联趣事,用楹联来贯穿历史传奇故事。

楹联,也叫楹贴、联句、对联、联语,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文心雕龙·声律》中云:“同声相应谓之韵,异声想从谓之和。”五代《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楹联篇幅虽短小,然其内含却极为深宏,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人物、山川、名胜、斋堂、市肆,可谓无所不包。历代撰联大家若郑板桥、林则徐、俞曲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郁达夫、郭沫若皆一代俊彦,但遗憾的是,历来各种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均未给楹联以一席之地,此实我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之一大缺憾。

作联之大法,不外乎三。其一为集前入诗文成句而成联;其二从前人诗文脱化而成联;其三为新拟,即创作。随着楹联艺术的成熟发展,其艺术手法亦日益增多。如其内容构成的逻辑关系即有并列、转折、递进、连贯、因果、选择、假设等。其组句技巧即有串组、换位、重言、两兼、连珠、拆词、回文、顶针、绘态、歧义等。其修辞手法又有比喻、借代、双关、衬托、隐切、假称等。其用字手法又有析字、隐字、嵌字、同旁、同韵、叠字、飞白、拟声等。嵌字又分鹤顶、燕颔、鹿颈、蜂腰、鹤膝、凫颈、雁足、魁斗、蝉联、云泥、鼎峙、碎锦、晦明等十三格。可见撰联艺术手法之多。楹联之传播,与书法艺术更有不解之缘,文采灿然之联文,借助隽美秀逸之书法,可谓珠联璧合。楹联与书法合璧之专集,如俞曲园《樊敏碑集字联》,罗振玉《集殷虚文字楹帖》,经颐渊《爨宝子碑古诗集联》等皆是[24]

电视剧《联林奇珍》中,共整理搜集了约二百副楹联。将书本上的传统文化转移到电视荧屏上,这些读书、婚庆、祝寿、玩笑、讽刺、判案中情节中引入名联巧联,寓教于乐,使观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放映电视剧的同时,传播了中华文化瑰宝。

凌大岫与太师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南通洲,北通洲,南北通洲通南北。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凌大岫与皇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凌大岫与客栈主人联:

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

滩干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凌大岫大林寺方丈挽联:

大佛寺死个和尚

天竺国多一如来

此外还有经典的楹联:

☆猫伏窗台风吹猫,毛动猫不动,鹰息旗杆月照鹰,影移鹰不移。

☆移椅倚桐同望月,等灯登阁各攻书。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小生无才嫌地仄,大鹏展翅恨天低。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庙内无僧风扫地,寺中少灯月照明。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清风唱细柳,淡月和梅花。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蔺相如,司马相如,各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上述楹联录自电视连续剧《联林奇珍》。导演:遥远;文学编辑:陈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