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性难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并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叫作“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世上万物(当然包括人)都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只有“理念”才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人的灵魂也来自理念世界,它支配人体的活动。他认为,一个人的认识不过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而已,灵魂原来是寓居于理念世界中,具有理念世界一切真实的知识,它在投到人体后因受污浊而忘掉了,需要通过感觉经验提醒灵魂重新予以回忆。因此,柏拉图(以及后来的笛卡尔)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有影响,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罢了”。显然,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后,提出了成熟势力说。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每个儿童的遗传类型而决定。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虽然可能暂时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例如营养不良或教育剥夺就可能影响发展的速度,但后者最终还是由生物因素所控制。格塞尔试图通过一项庞大的儿童研究项目来证明后天教养经验并不影响儿童发展,并认为: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率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这一理论的主要事实根据来源于他著名的双生子实验。他把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的一个放在自然条件下,而对另一个给予特殊的训练,最后发现二者能力没有差别。由此他断定,在儿童的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结果没多大作用,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由于格塞尔这种成熟研究本身的深刻性以及他的无可辩驳的实验,人们普遍重视和欣赏他的理论。但它却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即过分夸大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视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虽然格塞尔也偶尔提到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但却从未认真考虑过早期环境剥夺和教育剥夺的问题,只是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放到了一个极不重要的位置,以致不可避免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误入机械唯物主义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