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学校合作
2025年10月14日
2 家长与学校合作
当然,幼儿园、家长及小学不能坐等政府层面的解决,而必须从现实入手,共同努力。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任务意识
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习惯,减少依赖性。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餐巾等;学会在活动、游戏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图书、其他用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叠衣服、帮忙倒垃圾、扫地、抹桌椅等,让孩子慢慢地从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同时,要帮助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合理分配作业和娱乐的时间。
2)尽早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一岁半时起,家长就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的学习、涂涂画画的场所,包括适当的桌椅、书籍、可供孩子随意涂抹的纸笔等。随时随地带一本书在身边,让孩子意识到读书、创作等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是自己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此,即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既要重视对幼儿的知识传授,也要重视对幼儿思维的培养。在传授给幼儿知识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要教会幼儿学会思考、学会感知、学会观察,根据明确的目标,发挥直观教学的重要功能,发挥大自然在智育中的巨大作用,让儿童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进行思考,把这些因素作为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学手段。
因此,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应该要避免形式主义,避免虚假的自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而真正把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孩子获得知识的过程、方法及孩子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