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劳动的价值

3 幼儿园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保育、教育幼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是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是塑造幼儿美好心灵的工程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艺术家。

1)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

幼年期是儿童长身体的重要时期,教师保健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教师照料幼儿的生活。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教师要对幼儿的饮食、睡眠、盥洗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指导。例如,午睡时,一个小朋友把大便拉在裤子上了,教师及时帮他清洗下身,并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被褥。

其次,还表现在教师要负责幼儿的安全。幼儿年幼无知,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教师要加强防范意识,承担保护幼儿的责任。比如,在玩沙游戏开始前,教师要求幼儿戴好防护帽,以免日晒,以及沙子进入耳朵;在玩沙游戏结束后,教师用油毡布把沙池盖好,以防异物落入,刺伤幼儿的手脚。

再次,还表现在教师保证幼儿的健康。有的幼儿有挑食的习惯,教师要注意矫正,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幼儿获取充足的营养,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例如,有的幼儿不爱吃青菜,教师不强迫他去吃,而是通过巧妙的办法和他讲道理,提醒幼儿把不爱吃的蔬菜先吃掉。

最后,还表现在教师指导幼儿锻炼身体。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提出了“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质监测”等条款。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近些年来,许多教师都能注意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体育运动器械,如用瓶盖做串铃,用挂历纸做纸棒等体操器械,从小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体质。

2)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

许多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童年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建筑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上。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教师要促使幼儿勤于思考,积极反应,主动学习。

其次体现在教师丰富幼儿的知识概念上。教师向幼儿传授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周围生活的一些粗浅知识和基本概念。例如,教师在教幼儿学习儿歌《几条腿》(小黑鸡,两条腿,大黄牛,四条腿。蜻蜒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蚂蚁十条腿,蚯蚓、鱼没有腿)时,幼儿通过吟唱,既能知道2到10的5个偶数、小和大的相反概念,又获得了一些动物方面的简单知识。

再次体现在教师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上。为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技能,教师可为小班幼儿提供碎海绵、碎布头、面团、黏土、沙子、珠子、瓶子、瓶盖等材料,让幼儿尝试探索如何做手工。

最后还体现在教师提高幼儿的智力能力上。智力是幼儿认识能力的整体,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例如,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让幼儿进行气象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每天还给幼儿提供几分钟的时间,模仿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学做“气象先生”和“气象小姐”,解说、预报天气情况。

3)塑造幼儿高尚品德的工程师

幼儿可塑性很大,童年期是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时期,教师工程师的作用首先展现在教师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上。道德认识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先导,教师通过讲故事、看图片、观看电视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幼儿塑造具体的道德形象,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善恶。

其次展现在教师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感上。道德情感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动力,情境是幼儿道德情感产生的特有条件,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

再次展现在教师培养幼儿的道德意志上。道德意志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杠杆,教师通过建立合理的常规、必要的制度来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例如,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定出了一条班级规则——“午睡时不讲话,不玩玩具”以后,凡能遵守这条规则的幼儿,起床后,教师都奖给他一朵小红花,以强化幼儿的坚持力。

最后展现在教师训练幼儿的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榜样、实践、练习的机会,来训练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形成习惯。比如,幼儿早上来园以后,教师主动招呼他“你早”;在幼儿做了老师的小帮手以后,教师对他说“谢谢你”;当教师不小心碰到幼儿的时候,对他说“对不起”;在幼儿离园时,教师和他说“再见”。教师的模范言行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

4)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艺术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也不例外。幼儿对美的反应是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指导。教师美容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师为幼儿创造美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一般都具有整洁化、绿化、艺术化、儿童化和美化的特点,幼儿整天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其次体现在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的美。大自然是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丰富源泉,教师通过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就能增强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通过让幼儿学习,欣赏反映自然美的文学作品,就能扩展幼儿对美的认识。例如,当教师把《冬爷爷的胡子》(冬爷爷的胡子,亮晶晶,硬邦邦。挂在那树枝、屋檐、山崖……风娃娃很喜欢冬爷爷的胡子,吹呀吹得冬爷的胡子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掉下一根粗又长,送给爷当拐杖)这首散文诗让幼儿欣赏,在给幼儿惊喜的同时,也会使幼儿感到冬天的美妙,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再次体现在教师指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音乐、美术、娛乐活动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就能有力地促进幼儿艺术才能的发展。例如,在音乐课上,教师让幼儿先听一段乐曲,再根据这段乐曲说几句话;美术课上,教师先让幼儿欣赏一首诗,再根据这首诗的内容画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