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本质特点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的安排与组织。它是教师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直接关系着教育活动的成效。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合作性这些本质特点。
1)系统性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建立在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了解基础上,既要分析学前儿童的学习需求,又要分析教学资源;既要考虑活动目标、内容、途径等活动本身的要素,又要考虑幼儿园物质条件、当地的教育资源等外部因素,同时,教育活动设计还是教师儿童观、课程价值取向及其所实践的课程模式的具体反映。学前教育活动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在本质上是对教育活动整体结构的系统设计。
2)动态性
以往的观点认为,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就是准备静态的活动计划或方案的过程。其实,活动计划或方案只是活动设计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对活动的构成要素的组织与安排既体现在静态的计划或方案中,还体现在活动的实际开展中。活动设计应包括事先的计划以及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活动计划进行的调整与再设计。因此,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也是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3)合作性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教育活动过程上。教师设计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位置,整个设计是师生的对话和交流,而不是教师机械地“闭门造车”。幼儿园采用的课程文本是课程专家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但是课程文本毕竟带有普遍性,教师在采用课程文本时必须考虑到内容是否适合本地、本园。
活动设计并不是教师包办一切,教师并不是唯一的发起人,儿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参与其中。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对教师发起的活动的看法,儿童也可以做活动的发起人,向教师“表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