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育方法
蒙合梭利为了实现她的教育思想,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方法。下面仅做简要介绍。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所创设的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这个环境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为儿童所提供的设备和用具都是适合儿童需要的;在这里儿童能够自由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充分地意识到自由的力量;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能获得丰富的感觉刺激,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所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当的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各式各样的活动材料可以让儿童自由地选择与运用,以训练他们的各种感官和筋肉活动。为达到教育目的,特设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作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动作教育活动的自由是动作教育之本,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她认为3~6岁是幼儿练习动作的最重要时期。动作教育内容主要有动作的控制、照顾自己、照料环境、待人接物等,所有的活动均以朝向建立自我规律及工作取向为原则。她之所以重视感官教育,为社会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是因为她认为幼儿的精神与环境的交流是通过感觉进行的,她非常重视3~6岁幼儿的感官教育,在她的教具中,以加强感觉训练为目的的教具占很大的比重。通过向儿童提供教具,让儿童进行练习,让儿童认识物体的相同属性,认识物体的相反属性,识别差距较小的物体的不同点。她认为应该从感官教育入手向幼儿进行智育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向更高级的认知活动——语言教育发展,通过感觉材料对幼儿进行听觉训练,训练幼儿听取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语言教育中教师向幼儿做发音示范,结合教练,让幼儿进行反复练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教师
她虽然强调儿童的自由活动,如教师不能干涉或妨碍儿童的活动,但儿童的活动是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的。活动之前,教师要布置一个适当的活动场所,考虑为儿童提供教具的顺序和数量;活动时,教育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活动而不加以干涉,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同时给儿童以适时适量的帮助。教师要发挥对儿童示范作用。要仪容整齐、清洁,仪态自然大方,态度要温和亲切同时教师必须时常与家庭、社区联络沟通,澄清父母的教育观念,使其与学校保持一致,这样才有益于儿童身心的成长。
3)教具——活动材料
儿童的活动主要通过教具来进行的。儿童要进行活动,首先要有活动材料及活动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儿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只有使用教具去活动,儿童才能专心致志去操作学习。
教具的设计应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提供环境的需要来设计。教具很多,可以分成日常生活训练的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主要是读、写、算之类)、文化艺术性教具四类,这些教具具有孤立性(利用感官孤立法,使儿童专心注意教具本身)、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特点,给儿童提供了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
总的来讲,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儿童成为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真正的自由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