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简介
《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这本书是由.陈波涌,唐智彬著创作的,《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共有116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多学科视角下的教育扶贫分析 第一节 教育阻断贫困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社会学视角下教育阻断贫困的研究 二、经济学视角下教育阻断贫困的研究 第二节 ...
2
第一章 多学科视角下的教育扶贫分析
贫困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减贫是促进人类发展的过程,是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任务与使命。教育扶贫既是实现扶贫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包含在反贫困的...
3
第一节 教育阻断贫困的相关理论研究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俗话除了有基因遗传上的解读之外,还有着阶层固化的意味。阶层固化是与社会流动相对应,可用来描述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或...
4
一、社会学视角下教育阻断贫困的研究
社会学研究者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分析代际流动的问题,较有代表性的有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两种不同分层模式,我国社会学家根据本国情况也做了大量研究,除了上、...
5
二、经济学视角下教育阻断贫困的研究
社会学家对代际流动的探究一般是对其模式的归纳总结,而经济学家的研究则偏向于追问代际流动的本质和规律,他们擅长利用基本的经济概念,如供给、需求、投资等来解释代际流...
6
第二节 教育公平问题的多学科视角研究
“公平”本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意味着普遍的平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教育的权利,获得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7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研究
(一)科层制教育视角下的贤能主义 教育公平可以看作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扩大受教育人群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但科层制(官僚制)教育存在悖论:一方面,...
8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研究
自由经济主义最早谈论到了效率的公平问题。效率是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多数情况中会将效率与资源的有效配置结合起来讨论。自由经济主义认为当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
9
第二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历程与政策安排
...
10
第一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背景
...
11
一、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
1960年在巴黎签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生效,标志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的正式成立,并明确提出该组织的宗旨,包括“促进实现...
12
二、关注贫富差距,以促进社会平等为己任
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前三十年里,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了。这发生在大衰退之前,各国正经历一段持续的经济增长时期。此后全球有两亿人失业,经济增长前景黯...
13
三、教育与培训是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经合组织是一个独特的论坛,各国政府在这里共同努力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经合组织还努力站在理解和帮助各国政府应对新的发展和关切问题的前沿,如公司治...
14
第二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实践活动与政策安排
...
15
一、关注儿童贫困,利用教育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
儿童贫困是弱势群体在几代人之间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优先事项。经合组织认为,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既可以减轻贫困家庭送孩子上学时面临的经济压力,...
16
二、提高劳动力价值,加强青少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义务教育年龄之后继续接受教育,但有些人过早地离开了教育系统。其中许多人甚至可能没有完成高中教育,因此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他们不太可能重返劳动...
17
三、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关注卫生保健教育的扶贫作用
人类发展的社会进步目标要求人们拥有适当水平的健康、教育、安全饮用水、卫生和社会保护。通过扶贫减少经济贫困有助于贫困的人在其他层面上取得进展。例如,更高的收入可能...
18
四、加强就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弱势群体的就业保障
弱势群体往往面临更多的就业和培训障碍。这可能包括对教育和学习的消极态度、缺乏负担得起的儿童保育、难以获得附近的机会、难以协调的福利分配以及个人其他情况和需求,这...
19
五、经合组织成员国推动教育扶贫的实践活动
教育和职业培训在一些国家深受重视,在各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业表现以及相关学校的教学成效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国家都通过实施普遍性策略或有针对性的政...
20
第三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教育扶贫的演进历程
...
21
一、20世纪60—80年代:重视教育的经济效益,致力于人力资本的开发
经合组织成立于1961年,主要关心工业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也经常为成员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确定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活动中的立场方面提供帮助,被誉为发达国家的“智囊...
22
二、20世纪90年代:重视教育指标的监测,完善就业技能的准备
20世纪90年代,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经合组织的教育公平政策更注重用数据和教育指标说话。自1992年起,经...
23
三、21世纪以来:深入教育扶贫,实现全球治理
经合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制定与实施全球性的政策保持世界经济增长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福利。经合组织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成员国通过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实现繁荣和消除贫困,...
24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
...
25
一、绩效主义,注重效率和影响力
新自由主义的特征之一即强调绩效的获得,而在教育扶贫领域则体现在所颁布的相关扶贫政策和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或者影响,经合组织在制定文件和政策前,都会考虑到相关方案的成...
26
二、减贫的市场性作用,发挥竞争的优势
运转良好的市场是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必要条件。市场的有效运行对于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和解决其他相关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福利政策不仅表现为收入方面...
27
三、深入全球化教育扶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共同努力
经济全球化通过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这可以说塑造了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它正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全世界。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提高教育质量...
28
第三章 世界银行推动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经验
教育,对于个人而言,能够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减少贫困;对于社会而言,能够在长期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增长,刺激和加强创新与改革,并且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因此,教育是维...
29
第一节 世界银行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自世界银行成立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发展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是否要进行教育扶贫、是否需要提供教育贷款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在第三任...
30
一、提供教育援助,以经济发展为导向
世界银行以消除极端贫困、促进共同繁荣为使命。在早期,西方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的首要理解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但这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支持。世界银行在政策探索中发现,教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