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同时由于语言种类繁多,教育的发展尤为困难。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单一的语言政策,规定学校只能使用英语授课,这给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和一些移民人口带来了严重的语言问题,导致土著教育一直落后。后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意识到必须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保留每个种族的独特文化。同时,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开始制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某些地区引入双语和双重文化教育制度,特别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的教育权利。这些政策一直延续至今,涵括了处境不利地区或群体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力地促进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均衡发展。[65]
(一)探索改革时期(1965—1972年)
澳大利亚的早期发展问题集中在语言上。土著居民和移民人口导致语言复杂。早在19世纪,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一项“融合政策”,以推广殖民地语言并以英语为母语。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为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就业生活等方面融入主流社会并获得认可,不得不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同化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使当地土著居民方言处于濒危状态,损害了土著居民对本民族语言的情感,给澳大利亚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66]
在国际组织1965年制定了《消除种族歧视公约》之后,澳大利亚政府也开始制定一系列法律,以保护土著居民,废除土著居民的行政管理制度和限制性规定,并实行综合的管理制度,鼓励各族裔互相学习并继承文化。1967年澳大利亚修改了宪法,正式确认了土著居民的所有权益。1972年,联邦政府废止了《教师手册》中关于拒绝土著儿童入学的相关条款。[67]
(二)稳步推进时期(1973—1999年)
1973年澳大利亚引进了“多元文化”的观点,随之开始制定多元文化政策并予以推行。此后,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原则等相关内容,在1977年的《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澳大利亚》、1979年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它对移民政策的影响》以及1982年的《为所有澳大利亚人的多元文化主义》等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与发展。[68]
由于受到了前期语言融合政策的影响,有专家指出,“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改变这种语言不平等的状况,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将无法满足澳大利亚对内和对外语言交际的需求”。[69]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部分专家、学者意识到语言的发展在国家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尊重,并且保护土著民族的独特语言。国家媒体使用土著居民语言开播节目,教育界也为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提供双语教育,并将其语言与文化列入教学大纲,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外语及部族语言的普及和发展。[70]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就开始密切关注残疾人教育。1973年,在卡美尔的报告《澳大利亚的学校》中,开始建议联邦政府推行一体化,为残疾儿童提供普通班的安置方式。到了1981年,澳大利亚几乎每一个州都采取了一体化教育政策,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逐渐成为现实。[71]1992年,澳大利亚出台了《残疾人歧视法》,该法为残疾人在各个领域内免受歧视提供了法律保障,教育被视为残疾人反歧视中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72]1995年,澳大利亚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制定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等一系列扶贫政策,该框架规定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分离与互通,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衔接。1997年,澳大利亚启动了“培训包”,“培训包”的内容和要求被用作职业培训、认定和评估的标准。[73]
(三)全面发展时期(2000年以后)
2000年后,澳大利亚颁布了《土著教育援助法》,其中对教育援助和教育资金的投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与土著居民的教育活动有关的法律信息也予以了明确。2003年,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一项新法律,即《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统一多样性》,该法律概述了未来三年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方向。2004年,国家教育、科学和培训国务大臣宣布分配专项资金,以在未来四年内支持土著居民各级教育机构的发展。
澳大利亚政府于2005年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标准》,确保残疾人教育的实施与完善。它构建了一个更为清晰明确的教育框架,对残疾人入学、调整、评估、支持服务、课程参与等方面都做了基本的规定,并对每个领域教育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同时建立了评价标准。[74]澳大利亚政府和各州政府于2008年共同签署了《墨尔本宣言》,这是关于未来十年澳大利亚教育方向的重要文本。《墨尔本宣言》提出了两大目标,一是学校教育要支持所有年轻人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自信与富有创造性的个体、积极且见多识广的公民;二是学校教育要促进优质和公平,学习者不因残疾、性别、文化、宗教、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而受到歧视。[75]
经过长期的发展,澳大利亚的教育业已逐渐稳定下来,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多元文化的特征。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消除教育贫困的政策,坚持平等教育与发展的理念,维护国家和平。在采取了一系列消除贫困的措施之后,国家继续对特殊群体进行培训,特别注重对土著居民和移民的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