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扶贫的主要实践与经验
(一)实践成果显著
美国是世界上的教育强国,1965年颁行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美国各州高质量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教师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补贴,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上升,学科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差距缩小,薄弱学校教师质量水平显著提高。[38]开端计划实施以来,美国教育节节高升,截至2018年,开端计划已经累计为3600多万名美国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服务。[39]研究表明,开端计划有利于提高贫困儿童的词汇、书写、识字和运算能力。[40]此外,开端计划通过家长参与模式提高了贫困家长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切实帮助了一部分贫困人口脱离了贫困。但是,计划实施也面临着公平、质量、师资等诸多挑战。[41]
大量的教育扶贫政策快速地缓解了美国教育不平等的状况,完善了教育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个体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法律条款。在教育体制中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教学资源,帮助贫困儿童解决读书问题,将部分资金投入贫困地区来吸引更多优质的教师去任教,缩减了城乡差距。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强调教育质量,在满足每个学生教育需求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稳中求进。美国鼓励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还设立了奖、助学金等,正因为如此,美国出现了大批的世界名校,在教育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主要经验与教训
《初等与中等教育法》起初实施时,效果并不理想,所得成果与投资不成正比。在投资资金上出现资金下发延迟、支援项目存在问题、资金分配不公平、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实施人员的数量和法案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极不相称,或许和教育部门在政府中地位很低有关,作为联邦层面法案的具体实施机构,当时的美国教育办公室很不受重视,一直存在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人员短缺更不足为奇,这也使法案的实施面临巨大困难。[42]开端计划改善了美国的教育现状,让更多的美国贫困儿童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开端计划并没有彻底解决教育平等的问题,其所涵盖的学生并不是美国所有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师资的严重流失导致开端计划无法全面进行,这给贫困地区的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带去了副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开端计划的内容已不能满足美国的社会现状。
奥巴马上台后,用《每一个学生成功法》代替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压力。在美国近25年来教育权利的转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化测试的实施是政府操控教育权利的一个重要工具。标准化测试在其统一的高标准要求下产生了很多弊端,表面上违背了学生自由学习、教师自由教学的权利,背后隐含的是联邦政府剥夺地方教育权利的政治企图,于表于里都违背了美国自由自治的传统。[43]
并不是每一项法案,从一开始制定就是完美的,它需要经过实践,不断地进行修订以及完善。法律政策的实行,需要从基础做起;快速地摆脱贫困,需要大量的法律政策及援助资金;将每一笔资金落到实处,每一项法律政策落实到人,需要社会一起努力执行并监督。教育扶贫不仅仅是国家、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改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只有当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进步时,社会才会进步;只有当每个人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时,我们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