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中国教育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历经《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我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27]按照2010年标准(2300元,2010年不变价),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从1978年的77039万下降到2017年的3046万,共减少了7.4亿,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3.1%,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8]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29]

目前,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已覆盖了全国2600多个县、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2019教育扶贫论坛”会上指出,一年来,教育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有保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定点联系滇西扶贫等工作,各项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2年至今,我国累计招聘了35.5万名教师,覆盖了中、西部3万多所农村学校,28个省份实施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每年吸引4.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的非寄宿学生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实施支教、东西协作计划,东西协作参与院校近800所,开展教师培训8600余人次,双方学生交流2万余人次,参与各类技能培训8万多人次;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年度招生规模从2012年的1万人扩大到2018年的10.38万人,2019年,累计有100余万名大学生、22万名教师、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了农户74万余户,企业2.4万家。实施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赴“三区三州”242个县的345个贫困村开展相关活动。[30]

在职业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采取学校教育与培训的方式,主要从贫困人口的技能、证书与思想三个层面提升人力资本,进而影响贫困人员生活水准,推进脱贫。[31]职业教育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取得关键性进展:一是职业教育成为国家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构建起从中央、省级到地州市级的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体系;三是职业教育在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致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32]以湖南职业教育扶贫为例,湖南职业院校积极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与自身规模相比,承担了更大比重的培养任务。全省从事学历教育的中职学校有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30.09万人,占在校生的45.49%;高职院校有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12.64万人,占在校生的22.56%。全省中职学校农村学生比例高达89.10%,是农村常住人口比例的2.03倍;全省职业院校农村学生比例高达73.42%,是农村常住人口比例的1.67倍。目前,湖南职业院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0.9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