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墨西哥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早期探索期(1945—1994年)

1957—1970年,墨西哥经济增长率达到6.8%,在稳定的经济的支撑下,墨西哥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民主性和民族性。1959年,墨西哥全国十一年教育计划开始执行,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问题,力图缩小城乡青少年学校教育的差距。[23]团结互助计划(1988—1994年)主要针对土著印第安人、农民以及城市贫民进行扶贫,重点向贫困居民提供卫生保健、教育、营养、住房、基本服务等,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提高生产力。

(二)持续发展期(1994—2001年)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墨西哥开始实行扶贫政策。20世纪90年代颁布了教育、卫生和食品计划,它涉及贫困人口的健康、卫生、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对贫困人口加大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特别是教育、饮食和健康领域,提高贫困家庭的自救能力。在教育领域,新自由主义改革造成了墨西哥教育分配的不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失衡,教育质量低下,学前儿童人数稀少,严重制约着教育扶贫的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分化。[24]国家将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弱势群体受教育权、促进社会参与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

(三)全面发展期(2001—2017年)

福克斯总统提出了2001—2006年国家社会发展计划,又称为“减少贫困:一项与你共处的任务”。[25]该计划在教育、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政府提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维护法治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2007—2012年国家社会发展计划的出台,主要保障了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26]发展计划的先后颁布使墨西哥的教育发展日益规范化、法制化,逐渐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