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不足和类别差异是师资供需的突出问题
全国幼教师资数量供需阶段状况,主要通过2011年至2016年教育部官方网站提供的面板数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测算办法以教育部有关规定为依据[1]),包括全国幼教师资的供需总量和按各种类别幼儿园统计的师资供需数量状况,具体见图2-1、图2-2。
图2-1 全国幼教师资供需状况
图2-2 全国幼教师资分类别供需状况
通过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从供需总量来看,师资年需求呈增长趋势而需求缺口呈逐年递减趋势,但总体看缺口数量较大,且年供给量递增不显著,表明供不应求成为全国幼教师资供需矛盾的主要特征。从各类别幼儿园师资供需数量来看,不同类别幼儿园师资数量需求呈现不均衡性、差异性的特点。本书从教育部统计的类别中选取了两种类别,以具体分析师资供需关系的类别差异程度。具体就举办性质类别而言,选择了教育部门办、集体办、民办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类别作样本,其中从专任教师数量上讲,民办最多,是教育部门办的2倍多,集体办最少;从供给数量上讲,教育部门办和民办大约年增长在10%~15%之间,集体办年增长在2%~7%之间,且波动较大,2011年为负增长;从缺口数量上讲,缺口总体较大,呈递减趋势,其中集体办递减速度较快,2016年教育部门办、集体办、民办的缺口数占专任教师数比分别为71.7%、14.8%、25.2%。就城乡类别而言,本书选取了城区、镇区、农村三种幼儿园类别为样本,其中从专任教师数量上讲,城区、镇区较多,城区略多于镇区,农村相对较少;从补充数量上讲,城区的补充速度较快,2011年补充了当年专任教师数的近30%,农村补充较慢,2011年为负增长,2012年转为正增长;从缺口数量上讲,2016年城区、镇区和农村的缺口数分别占专任教师数的5.14%、34.96%、130.76%,镇区和农村需求量居高不下,其中农村连续六年的缺口数高于专任教师数,城区则基本接近供需平衡。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几年发展,幼教师资供需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较为突出,并且不同类别幼儿园之间供需状况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