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对D省幼教师资供给的影响

二、人口政策对D省幼教师资供给的影响

1.幼教师资数量需求预测

前面提到,未来人口的变动会影响到幼教师资的供给。本研究在考察了幼教师资供需结构性矛盾显现这一阶段需求的现实性与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进而以2016年为基点,考察当时二孩政策对幼教规模与质量供给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探讨未来供需关系走向及测算未来需求的可行方法。具体以2016—2030年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为基数,按照1∶15的师幼比和省定编制标准(前面提及)进行测算的低限和高限两个口径,分别测算出幼教师资需求数(见图5-3)。低限口径采用1∶15的师幼比的理由有二:一是国际惯例将1∶15定为适宜师幼比的低限[29];二是国家规定每班平均30人,每班配备2名教师。高限口径采用D省公办幼儿园标准为教职工1∶6—8,其中专任教师不低于91%,公办性质园参照执行。本次测算的各类幼儿园均参照这一标准[30]。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按照不断提升配备标准的原则,测算比例大致按2016—2020年为1∶8、2021—2025年为1∶7、2026—2030年为1∶6。

图5-3 D省幼教师资数量需求预测

从图5-3可以看出,按低限口径、高限口径测算2016、2020、2025、2030年师资需求数分别为:19.39、33.08;18.85、32.17;16.80、32.77;16.07、36.55万人。据D省教育厅每年公布的《D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31],2013、2014、2015、2016年的专任教师为13.25、14.15、15.46、16.42万人,年均增长8%。两种测算口径差别较大,按低限口径测算2030年师资需求量将基本回归到2016年的水平,按照高限口径需求量一致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均增长0.75%。其中的差别主要在于师资配备标准问题。表明尽管适龄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因其他因素的存在师资需求数量不会出现大幅下调。

2.幼教师资质量需求预测

(1)近期预测目标。国家和D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学前三年行动计划、D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要求,均提出了幼儿教育发展及幼教师资结构质量的需求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新进教师一般要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要求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新聘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2)远期预测目标。D省幼教师资的需求质量预测,应当在2020年目标的基础上依据两点:第一,参照国内发达省份的发展趋势适当提高D省的指标要求,见2016年D省与全国及国内主要省份的幼教师资学历比较[32](见表5-7);第二,依据近几年D省有关指标的递增规律,使目标预测更有可承受度。具体体现在新增教师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幼儿园教师资格占比、学前教育专业占比三项指标。预计2020、2030年在园教师学历达到专科及以上100%的基础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到55%、70%,硕士研究生占比有较大提升,新补充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层次分别达到30%、60%[33];2030年新补充师资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为80%[34],其他人员的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为100%且须持有临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在规定工作年限内经考核颁发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2020、2030年新补充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占比分别为60%[35]、80%,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应持有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历或达到辅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规定的相关证明,其他人员须持有临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前教育专业修习。以2016年D省幼儿园专任教师数为基准,依据高限口径所测算的幼教师资缺口数、新补充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占比和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等,大致测算出2020、2030年D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生需求数量分别为34 000、79 500,79 900、53 300人,分别应当由31、33,74、22所本科、专科院校提供[36]。目前各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院校各只有25所左右(含校区),与现有本科生规模相比没有一所本科院校能达到预设标准规模,按现有本、专科专业合计规模测算能达到预设标准规模的本科院校有13所,从数据来看,远远超出目前的本科办学承受能力。专科需求规模则先升后降,专科、本科专业院校的布局需统筹进行设置与调整。

表5-7 D省与全国及国内主要省份的幼教师资学历比较

注:数据含园长。

3.未定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一,人口预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机制。预测是规划的前提,是服务型政府的必要职责,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和保障。应当将人口预测工作列入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专门职责,全面分类收集和分析人口变化信息,建立健全人口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循序提高教育资源规划和协调能力,设置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和合理配置机制。[37]加大对人口预测和师资需求预测的科学研究,提高预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第二,应对师资的巨量缺口,唯有加大师范院校内部专业的调整力度。根据本研究的测算,至2030年D省新补充的本科生仅占60%的比例,预计仍将低于几个主要发达省市,但需求量仍较大。说明师资需求侧的政策对师资供给影响作用之大。虽然测算有不尽合理之处,但依据国家和D省有关幼教师资的配备标准要求,出现巨量缺口已经在所难免。尽早做出规划,加大资源的调配力度,合理引导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已有的政策标准将会失去应有的效力。

第三,应对人口的波浪式变化规律,应建立幼儿园与相邻学段统筹师资配置的机制。根据人口预测,人口高峰与低谷会先后波及幼儿园和小学,给两个学段带来师资的供需变动,合理配置师范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好师资供需显得十分必要。另外,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逐渐为社会所重视,其发展也需要大量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人员,其中面向2—3岁的早期教育可能会分流较多的幼教师资。

第四,关于测算方式。本研究的测算着眼于全省未来较长时期幼教师资的需求,按此高限口径标准测算是比较合理的。至2030年各类幼儿园应当达到D省确定的公办幼儿园师资配备的标准,以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落实保教质量和教育公平,不应再单独突出公办园。至于阶段性和地域性师资需求则应更多地考虑有效需求的测算方式,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增强测算的精准性。

【注释】

[1]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7-11.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团队.强壮开端Ⅲ——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工具箱[M].陈学锋,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140.

[3]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

[4]注:按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如果具有相同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得到的资本收益率相差较大,就说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制度分割。

[5]洪秀敏.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Z2):6-11.

[6]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43-46.

[7]于涛.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政策的内容分析[D].西南大学,2013.

[8]选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

[9]选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

[10]岳慧兰.现状与问题: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6):63-66.

[11]于涛.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政策的内容分析[D].西南大学,2013.

[12]朱旭东,李琼.论我国教师教育的二次转型[J].教育学报,2014,10(05):98-104.

[13]李季湄,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08):3-6.

[14]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09):3-11.

[15]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3-12.

[16]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3-12.

[17]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9.

[18]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07):3-6.

[19]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教师〔2013〕1号)[EB/OL].[2018-10-10].http://ol.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27/201301/147148.html.

[20]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10-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801/t20180131_326144.html.

[21]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教师〔2013〕1号)提出,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小中大班的班额分别为20~25人、25~30人、30~35人。

[22]赖德信.幼儿园教师工资差异决定机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3-12.

[23]穆光宗.“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和前景[J].中国经济报告,2017(01):24-26.

[24]王浩名.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转变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8(03):25-36.

[25]杨舸.“全面二孩”后的人口预期与政策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4):25-33.

[26]通过复合指标法将迁移类型分成四种。通过净迁移率的大小和总迁移率的大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人口迁移划分为四大区域类型。第一,净流入活跃区:总迁移率大于10%,净迁移率大于10%的地区;第二,净流出活跃区:总迁移率大于10%,净迁移率小于-10%的地区;第三,平衡型活跃区:总迁移率大于10%,净迁移率小于10%、大于-10%的地区;第四,非活跃区:总迁移率小于10%的地区。同时见臧磊.1990—2010年江苏省人口迁移特征及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7]因人口数据统计所限,幼儿教育适龄人口数在此次测算中以4—6岁年龄段儿童数为准。

[28]2020年D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0%,见D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71号),另综合判断近五年来D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的增长情况确定每年的递增比例,仅供测算分析所用。

[29]刘焱,李相禹.国际视野下早期教育师幼比的规定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4,36(05):28-34.

[30]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配备标准应按国家规定每班配备2名,因无法确定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考虑未来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配备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与公办园和公办性质园应当具有大致相同的水平以保证保教质量,故本次测算亦参照公办幼儿园标准。

[31]数据引自D省教育厅官网。

[32]数据引自教育部、D省及其他省市教育厅(委)官网。

[33]根据本研究的调查,2016年12县市区新进本科占比为16.48%,同年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仅占当年专业毕业生的12.3%,与全国和其他主要省市进行比较后综合确定。

[34]该项数据的确定参照了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占比指标。

[35]《2016年D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在园专任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占比为64%。本研究对D省12县市区的调查显示,2016年新补充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占比为51%。从2016年开始每年需新增2个百分点。

[36]按本科院校以每班45人、每校每年招收6个班,专科院校每班50人、每校每年招收16个班的标准确定预设规模。

[37]洪秀敏,马群.“全面二孩”背景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供需变化与挑战——以北京市为例[J].教育学报,2017,13(01):1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