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异质协同发展的主体合作动力机制
2025年08月11日
三、建立异质协同发展的主体合作动力机制
服务需求实现有效供给的动力机制仅有院校一方是不够的,需要依赖供需双方积极性的调动。协同育人的质量与效果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合作意愿,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是根本。
1.合作的动力源自共同的目标
异质性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是主体协同创新的逻辑基础。师资供需为一体,使供需双方主体得以牵手。实现幼教师资有效供给应当是供需双方共同的目标,整合双方资源用于师资供给应当代表的是双方的根本利益。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必然会产生合作的意愿和协同创新的动力,但同时还应当在政府的统筹下,通过规划、指导、评估等手段将合作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标准化,使幼教师资供给主体合作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更强。
2.合作的动力源自适度的竞争
市场调节机制有促进合作的一面,也有加剧竞争的一面。根据幼教师资供给新体制的设计,合作共同体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一对一指令性的。全省范围内所有专业院校与所有地市级政府(部门)之间都可能存在自主合作关系,因而必然存在竞争,另外省级统筹的资源配置中还可以采取校地捆绑式的联合的方式,使校地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竞争。总之,竞争机制会有利于促进合作共同体的建设,从而有利于激发供给主体服务需求实现有效供给的合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