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师德养成教育的常规制度

一、落实师德养成教育的常规制度

德是教师的根本,更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要求更高,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制中落实师德养成教育的常规制度应当置于首位。落实师德要求,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幼儿园教师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开展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应当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做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引导未来幼儿园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德不仅是幼儿园教师关爱幼儿的素质需要,对教师而言,拥有教师德性就会产生一种对教育、教学实践而言的内在价值,即对教师自身而言的一种高尚感,成为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24]让师范生热爱幼教、志愿从教、执着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师德养成教育无疑会发挥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师德养成必然成为幼教师资供给有效性的价值基础。

为此,应当在日常教育制度中突出强调:一是要发扬师范教育的传统,重视师范生的日常养成教育,注重隐性教育和环境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两代师表一起抓;二是细化落实到师范性课程中,增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师德教育实效性;三是结合教育实践,让学生接触教育对象和一线的师德标兵,在实践中感悟提升,让师范生早受熏陶,早进入角色,增进职业认知与职业情感。引导师范生树立教育信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关爱幼儿,在实践的锻炼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和热爱,安心从教,热心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