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通过D省幼教师资供需在5年间的变动情况(见图2-4)可以看出,D省幼教师资需求数随着这几年入园幼儿的增加也在不断增长,每年新增1万多人,缺口数呈下降趋势。从师资供给角度看,全省学前教育专业院校毕业生(专科以上)呈增长趋势,再加上每年2万至3万人的中职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毕业总人数超过了每年的师资新增数,从2015年开始总体上供大于求。但就专科以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而言,其数量一直低于当年的师资缺口数,2016年超过了师资新增数(2012年新增数异常超低除外)。就师范类学前教育毕业生而言,虽然每年毕业数量稳步增长,但仅占专科以上专业毕业生数的一半多一点,一直低于师资新增数,更低于师资缺口数。
图2-4 D省幼教师资供需变动状况
由此可以看出,①D省总体上与全国情况相似,全省幼教师资供需矛盾始终存在,尽管呈缓解趋势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师资缺口,即供不应求。②从师资的现实需求来看,师资供给既存在不足,又存在过剩。仅靠学前教育专科以上院校毕业生难以满足需要,其中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微不足道,但考虑中职专业毕业生因素供给总量却出现了绝对过剩。到2016年,专科以上专业毕业生数超过了当年的新增教师数,表明虽然需求缺口仍然存在,但供给的相对过剩已经显现,表明师资供需矛盾呈现结构性特征,这对于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将2010—2016年作为特定研究阶段有重要意义。③对中职毕业生而言,实际上仍是幼教师资供给的主要来源之一,自2010年“国十条”出台以后引发了一个扩招的高峰期,从2015年开始包括D省在内越来越多的省市明确要求报考教师资格证需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2021年国家规定学前教育专业正式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退出,因此从政策准入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都决定了中职毕业生应当退出幼教师资供给市场(仍可保留保育员等培养去向),但真正做到还需要调整相应的师资需求政策。④这几年师资新增数有所减少,但缺口没有完全补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这几年幼儿园教师招聘数量经过前段增长后有所下降,随着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的落实和待遇的改善,这些需求会逐步被释放出来,这就涉及了幼教师资有效需求问题。因而从以上分析来看,D省幼教师资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开始出现相对过剩,需要从供给与需求两侧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