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批判的总结
在批判概率的主观理论时,我没有讨论它在细节上的缺陷而是将火力集中在它的主要观念上:即它对完全知识(如果我们能从证据b推出a或ā)和部分知识或曰概然知识(如果对于完全知识,证据b是不充分的)的区分;它将概率诠释为演绎逻辑的推广;它进而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将归纳诠释为演绎的(因此也是逻辑的)推广;它作出结论认为归纳概率和逻辑概率是等同的;它试图以归纳概率原则的形式(例如简单归纳规则)得到一种归纳原则,并将之诠释为逻辑概率原则;它最终得出了多少有些意外的结论,即预测性概率假说完全由我们过去的观察,依据简单归纳规则而决定(假定我们希望——我们当然希望——得到最佳假说或“估计”)。
这就是主观主义纲领。而除了一个观点之外都是错误的。我准备承认,确实有一种合理的关于概率计算的逻辑诠释,能将它诠释为演绎逻辑的推广。但这种逻辑诠释并不支持归纳;而这个主观主义纲领的所有其他观点都将产生矛盾和悖论。
我省略了许多细节上的讨论,但我已在其他地方有过论述[30];另外我也省略了对一些悖论的讨论,它们的价值相对有限。
我作出这些批判,并不是因为我打算与某些哲学理论做斗争,而主要是因为主观理论在物理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对此非常震惊:在物理学和物理哲学中,讨论概率问题的模式基本上就是不断地从客观问题转变到主观论证,然后又跳回客观结论。如果没有这种诠释之间的来回转换,我们早就能发现主观理论的弱点了。正如在哲学家中的情况一样,在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中的这种来回转换也非常频繁。
主观理论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下述事实中:甚至在支持非决定论的阵营中,决定论观点及其残余也依然影响深远——决定论在物理学中产生了概率的主观诠释,这正是因为它排挤掉了所有概率的客观诠释。[31]
所有主观主义的(感觉论的、现象论的、唯我论的,等等)认识论都呈现出这种概率的主观理论弱点。关于主观主义认识论我指的是下述观点:试图在“你的断言基础是什么?是什么观察导致你[作出这个断言]……?”这些问题的意义上[32]回答“你是如何知道的?”这个问题[33]。像此类主观主义和归纳主义问题只能企盼通常的主观主义和归纳主义解答。我自己的回答是这样:“我不知道:我的断言仅仅是猜测。不要理会是什么观察导致我作出这个断言。相反,你应当帮我改进它,而方法就在于批判我的断言,如果你认为它是错的——它很有可能是错的——那么就用你的独创性去设计一些实验性检验来反驳我的断言”[34]
但人们仍然不认可猜测。他们认为科学理论应当直接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他们至多承认归纳是一场赌博。但我纳闷的是赌博为什么就比猜测更好呢?特别是我们要明白,主观-归纳理论看上去更像一场盲目的赌博。
但本书此部分的真正任务在于对概率进行分析,从普遍的层面去讨论主观主义就显得偏题了,因此我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