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简介
《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这本书是由.董正雄 董作钜主编创作的,《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共有154章节
1
《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编委会
顾 问:卢美松 董启清 董建洲 董玉洪 董尚真 董拔萃 名誉主任: 董承耕 董水观 名誉副主任:董是栋(琅岐)董文瑞(金峰)董金祥(后董) 董志...
2
编辑部
主 编:董正雄(远洋)董作钜(古槐) 副 主 编:董家樵(塘头)董兆世(霞浦)董敷传(霞浦) 董其勇(福鼎)董炎星(连城)董欣潘(大白鹭) 秘书...
3
序
年前,老友董承耕来电,嘱我为《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写一篇序言,我自然应允了。这是基于约二十年前我参与董杨文化研究会活动的夙缘,在会上我结识了老会长承耕。他十分...
4
凡 例
一、本书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承前启后、尊重历史、去伪存真为原则,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反映八闽董氏宗祠文化概况。 二、本书分“祠堂文化基础知识”篇和“八闽...
5
前言
人有族,族必有祖;人有祖,祖必有祠。有了宗祠就必然会产生宗祠文化。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植根于百姓骨髓里的传统文化,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久远的传统根基,...
6
目录
目 录 《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编委会 编辑部 序 凡 例 前言 上篇 祠堂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祠堂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宗祠文化概述 第二节 祠堂的由来...
7
上篇 祠堂文化基础知识
...
8
第一章 祠堂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祠堂建筑作为中国保存最多的一种古建筑群体,承载着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印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广博浩瀚的古代文明精华之一。祠堂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
9
第一节 宗祠文化概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是各类物...
10
第二节 祠堂的由来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形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
11
第三节 祠堂的分类
祠堂按其规模与功能来看,有名人专祠和姓氏祠堂之分。 名人专祠是指官方或民间为国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纪念性祠堂,以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品德、气节等。名人专祠一般在堂...
12
第四节 祠堂的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后发展为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
13
一、以血缘关系为堂号
中国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个或若干)堂号,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也会使用同一堂号。 如著名的“...
14
二、以地域为堂号
以地域来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望或地名作为堂号。董姓也有以郡望为堂号者,如陇西堂、济阴堂。...
15
三、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对先世祖宗的嘉言懿行深感自豪,以此命名堂号,千古流芳。如董氏的良史堂,就是取自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董狐写史求实存真、不怕权势的美德...
16
四、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 如“三策堂”,据《辞海》记载:西汉董仲舒,...
17
五、以格言为堂号
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格言为堂号,以劝诫训勉后代子孙。 如“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下帷堂”“笃信堂”等。 尤溪西滨镇三连村董氏祠堂名“下...
18
六、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 如“玉笋堂”,这是福建石狮永宁沙堤董氏宗祠。这个宗祠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其天井左侧耸立的一个“石笋”,高约3.5米,...
19
第五节 祠堂的功能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因而祠堂是少年时外出打拼,老来时回归故乡的群体之心灵依托。作为精神纽带的宗族祠堂成为乡愁的载体,多少游子与海内外族裔以血缘为基...
20
一、宗祠的传统功能
祭祖 祠堂是用来供奉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场所。 正俗 祠堂是宗亲汇聚、议事、处理族内大事的场所,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的活动地点。 珍藏 祠堂是纂修、珍藏宗谱...
21
二、现代宗祠的作用
在保持了祭祖和正俗作用的基础上,现代宗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交流的基地 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健康有益的传统活动,加强团结、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
22
第二章 祠堂文化的构成与内涵
祠堂作为一种乡土建筑的艺术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族世家的特有礼仪和文化内涵,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中华民俗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
23
第一节 祭祀文化
祭祀就是按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所祈盼实现的愿望。祭祀,涉及博大庞杂的神灵体系,关联到祭祀文化的诸多元素。 “祭祀”...
24
第二节 谱牒文化
祠堂是修撰和收藏宗谱、家谱、家乘等谱牒文献最重要的场所,也是谱牒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 宗谱是家族传世的瑰宝,宗族的档案,对宗族繁衍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真实...
25
笫三节 教化文化
重视对后裔的道德教育、鼓励后裔积极上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能有较高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后裔的教育都是从小就开始的,...
26
一、家规族训是中华民族共享的特色文化
制定家规族训之目的是教育后裔注重品德修养、鼓励积极上进,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家规族训能够全民族共享共有,也与中华民族有宽阔的胸怀,能吸取一切...
27
二、家规族训的功用
长期以来,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众多的家规族训也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作为核心内容,作为规范后裔道德操守、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因此...
28
三、家规族训的现实意义
家规族训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片面的或对当代不适用的内容,但其主体及核心价值仍然有现实意义。 (一)坚定理想志向 明确而坚定的理想志向是事业成功的...
29
第四节 楹联文化
祠堂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祠堂楹联。楹联是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祠堂虽大小不同,建筑风格各异,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祠堂中楹联随处可见。祠堂楹联历...
30
一、堂联与祠联
堂联习惯上又称祠联,但实际上堂联又不完全是祠联,而只是祠联中的一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 堂联与祠联有两个区别。 首先,祠联有通用祠联与专用祠联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