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化相关器物
旗杆石 也叫“功名石”,是明清时期乃至更早些时候科举制度的标志和产物。凡在屋门口、祠堂门口竖立一对旗杆的,必是家中或家族中的人考中了举人或进士。因此,竖旗杆可用来彰显身份,昭示世人,并激励青年学子努力用功。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说明其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神主龛 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牌位的小阁。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狭和神牌的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上置龛,敞开式。祖宗龛无垂帘,有龛门。祖宗龛分台阶依辈序自上而下设位。少数多姓合祠者,也分龛依各姓辈序设位。因此,祖宗龛多为竖长方形,神佛龛多为横长方形。
旗杆石
龛均木造,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和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图像,金碧辉煌。
神主牌 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的白底黑字,有的红底黄字,上面写着某某祖先名讳、生卒年月,原配继配氏姓,子、孙、曾孙名字。每一对祖先(夫妇)一块。
神主龛
石狮子 狮子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喜庆的代表,一种瑞兽,百兽之王,勇不可当,威震四方,有群兽慑服之意,不仅可以避邪,而且可带来祥瑞之气。但摆放狮子有讲究,不能随意乱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石狮子宜放在西北方。
2.石狮子必须是一雌一雄,配搭成双,分清雌雄,左右顺序不可倒置。倘若其中一只破裂,应立刻更换一对全新的狮子,切勿把剩余的一只留在原处。
3.石狮子头必须朝向屋外。摆放的地方宜高不宜低,前面应有开阔的空间。
石鼓 将宅门的功能构件门枕石向外延伸并做成鼓形,称石鼓,又称抱鼓石。石鼓是传统建筑大门门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装饰部件,属于建筑装饰石雕构件。
石狮子
石鼓
门前有一对石鼓,是功名的标志。在讲封建等级的年代,无功名者门前是不可立鼓的。可见石鼓是身份的象征。
照壁 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件,古人称之为“萧墙”。古时院落建筑必分院内与院外,为了保持院内建筑环境的安静与私密性,院内需隐,院外需避,院内外之间要隔一道小墙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照壁从位置上分,位于大门内的称为内照壁,位于大门外的称为外照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著名的照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九龙壁等。
照壁
照壁从材质上分,有五种,即琉璃照壁、砖雕照壁、石制照壁、木制照壁、砖瓦结构或土坯结构照壁。
一般来说,照壁的结构分为壁顶、壁身和壁座三个部分。壁顶的作用和房屋上面的房顶的作用基本相同,伸出的檐口可以保护壁身。壁顶有四面坡的庑殿顶和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四种形式。同样有铺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正吻,垂脊两端有小兽,四角一样有起翘,具有和屋顶一样的各种部件与装饰。
屏风
屏风 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分隔、美化、装饰、挡风、协调、仪仗。祠堂屏风一般为落地屏风。
制作屏风一般使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做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用材珍贵,做工精细,画面丰富多彩,瑰丽夺目。华丽的屏风也是一种尊贵的象征。
香炉 焚香的器具。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被普遍使用。重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拜天地神祇,祭祀祖先,都要上香表示敬意,这是祭拜仪式中的一个主要环节。
香炉
香炉的款式很多,大、小,方、圆,长、短不一。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使用时一足在前,两足在后。质料也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以示身价有异。炉身还刻着不同的花纹和文字,表示用途不同。
执事牌 反映了历史上该家族中当官者所任职务。
执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