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彩画

二、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注重色彩,《营造法式》对用色有过这样的描述:“色调以蓝、绿、红三色为主,间以墨、白、黄。凡色之加深或减浅,用叠晕之法。”而在木材上采用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不仅能提高建筑美观性,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十分活泼,分外绚丽,还能保护木质。

祠堂的绘画装饰主要有三类,即油彩画、水墨画、漆画。

(一)油彩画

油彩画主要用于门楼、梁架、雀替、窗花的木雕构件上,使这些雕刻作品更具真实感、立体感,更富艺术效果;还可以保护木质,减少风雨剥蚀的影响。在这些木刻的历史故事、神话人物、花鸟虫鱼等,涂上艳丽的油彩,更显得栩栩如生,光彩夺目。

祠堂梁架上的油彩画

水墨画

(二)水墨画

水墨画主要用于藻井、照壁、窗户上方及横梁下、檐口处,有些画则直接画在祠堂的墙上。形状有条幅、斗方、扇面、圆或半圆等。内容大都是人物故事、花鸟山水。在横梁下、檐口处,则往往描绘二方连续纹样、角隅纹样、龙形凤尾纹样。与油彩画相比,水墨画显得格外清新淡雅。

祠堂大门上的门神漆画

(三)漆画

漆画大都画在祠堂的大门上。大门高大、宽阔、厚实,以黑漆为底,左右两扇大门绘制门神。门神分文臣武将,文臣魁梧睿智,武将高大威猛。门神的轮廓用棉花、石灰拌桐油捻成细长的绳状物黏合而成,形成有力的线条,显现出浮雕的效果。文臣的玉带、武将的铠甲则粘贴反光的金属,简直与真品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