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业精忠报国 继传统忠孝礼义 马尾上岐董氏宗祠

承先业精忠报国 继传统忠孝礼义 马尾上岐董氏宗祠

马尾琅山董氏宗祠坐落于马尾区上岐村,是琅岐下岐村董氏宗祠的分祠,其风格与琅岐宗祠的相近。由琅岐董氏宁房二十五世与二十七世祖于清初先后从琅岐入迁至此,现传14世,海内外计有200余户1000多人。

1947年,以在沪经商的承桃等宗亲为主捐资动工组建宗祠,董承锜无偿献出良田以做祠址。族长董有康委托董有俭、董学敏等18位理事负责施工。后因历史变革而中途停建。

1989年,族长董有忠发起新订谱牒成册,以旅美宗亲董承宽、董须国为主发动宗亲捐献巨资,二度动工修建宗祠。族长董承好带领董承彬等40名理事成员全面负责施工,隔年耗资百万元,前后两座465.3平方米的朴素大方的宗祠落成,并于1997年11月8、9两日举行了庆典活动。

上岐董氏宗祠内景

祠前立有一对雄狮并设有花圃,宗祠的两旁内壁上用大理石雕刻着“忠孝礼义”4个大字,二十四孝壁画栩栩如生。堂内有6根柱子,柱联有“汉代重鸿儒三策保邦业焕江都;明时崇硕彦五经魁士家传琅海”等,祠堂的大堂悬挂着“三策堂”牌匾。祠内共有18面牌匾、20副柱联。

岁月悠悠,上岐董氏宗祠与琅岐下岐董氏宗祠一脉相承,在来往中延续着宗族兄弟之情,使用的字辈也相同。“其中我们就用了‘忠孝礼义’四个字为字辈,希望借此把优良传统融入名字中,让族人们都能铭记在心。”董行枝指着宗祠的组建概况碑说,“董氏族人素以忠孝礼义为本,这也就是我们的家训。”

关于“精忠报国”,董氏宗祠理事会副会长董须盛讲了一个小故事:“我这一辈有位老人名叫董须茂,林祥谦参加汉口大罢工时,董须茂就在现场。当年他与林祥谦同住在汉口的福州街,军阀为了不放走一个,就把那条街上会说福州方言的人都抓了起来。董须茂与林祥谦就绑在一根木柱上,他亲眼看着林祥谦英勇就义。董须茂回乡后,时常会跟我们说起这段历史,也教导后辈一定要爱国。”

回望着静默伫立的董氏宗祠,族人们讲述的故事给它增添了一抹生气,董行枝说:“我们后人都要记住这些故事,记住这座‘根’一样的宗祠。”

罗源董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