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七项千秋吉 祖训百代万世兴 光泽止马水口横南董氏宗祠

家规七项千秋吉 祖训百代万世兴 光泽止马水口横南董氏宗祠

一、地理概况

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西南麓,富屯溪上游,西北分别与江西省黎川、资溪、贵溪、铅山等7个县市相邻。光泽自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建县,距今已有1000多年。光泽是光荣的革命老区,1933年2月成立中共光泽县委,1930—1937年是中共闽赣省委机关所在地。如今光泽县辖3个镇、5个乡:杭川镇、止马镇、寨里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

当今光泽董氏人口有近400人,主要分布在止马镇亲睦村董家、水口村董家、止马村,李坊乡长源村、石城村彭家边,华桥乡石壁窟村,司前乡司前村、西口村、岱坪村岱下,杭川镇坪山等地。

水口村董家自然村是横南董氏集居地。村落位于县城西部、富屯溪上游,东面与鸾凤乡交界,北与李坊乡相接,西与本镇的止马村相连,距县城22公里。水口村是止马镇古时著名的水上交通枢纽,设有码头、驿站,南来北往的船只经常在此停留,所以自古就有“上水口、下洋口”之说,是止马、李坊乃至江西东部地区进入光泽、邵武以及南平、福州的水上必经之路。水口这条河流可称得上是光泽的“大运河”。

横南董氏宗祠内景

二、宗祠大观

横南董氏宗祠坐落在水口村董家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原宗祠木结构,三进两天井,道光十六年(1836年)稍微重修。同治庚午(1870年)重新集资修建。“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2008年在原址上重建宗祠。现今宗祠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周边翠竹环抱,进了宗祠大门,就是天井,天井连接着由8根木柱组成的三开间敞口明亮大厅,沿着宗祠大门中轴线最后是祖先神座。每年清明节宗族祭祀活动都在大厅进行。

三、家族繁衍

水口村董家自然村的董氏祖先董荀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盱水琴城(今江西抚州临川董家堂)迁入。今传19世,居村20余户50多人。

光泽横南董氏字派,从荀祖以下五世,即“太、文、孟、佛、恩”未定派,至七世“仁”字起定派如下:

仁义礼智信,贤良忠德正。

熙惠长元吉,福应万世兴。

绍先承祖荫,云礽庆维新。

其简明世系图如下:

《杭川董氏宗谱》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首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年(1884年)、民国八年(1919年)、1997年重修。谱载始祖董荀、董芳由江西抚州临川董家堂迁入等。谱为刻本2册,现存光泽县止马镇董元寿处。

四、家规内涵

止马镇水口村横南董氏宗祠有7项家规:

家 规

一、孝亲敬长之规。孝顺父母,尊敬长上,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人能得此道,天地鬼神相之,亲戚邻里重之。凡有父母兄弟在,前者不可不及时勉旃。

二、隆师亲友之规。凡家素清约,自奉宜薄,然待师友则不可薄也。切不可因己无成而不教子也,又不可以家事匮乏而不从师,务要益加勉励,则所闻者尧舜周孔之道,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渐摩仁义,身曰准于仁义而不有知也。若为利所使,违弃师友,则与不善人处,所闻所见无非欺诬诈伪奸盗邪淫之事,身曰蹈于刑戮而不自知也。言之痛心,各宜自省。

三、待人接物之规。凡与宾客及尊长卑幼君子小人相接,仪节固有不同,咸不外乎敬而已矣。若待尊长,必须言温而貌恭,情规而意洽,尊长或我爱益加敬谨可也。待卑幼又在自敬其身,苟能尊严正大肃矩整规,则为卑幼者修饰畏慎之不暇,孰得而上犯之耶?一或琐碎亵狎,便无忌惮矣。

四、鞠育教养之规。古有胎教,凡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偏,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此道也。今之妇人乌得知之夫?当预与之言。

五、节义勤俭之规。节义之人,凡天地正气所钟,光祖宗荣亲族莫大乎是。后世但有男子伏义而穷妇人守节而苦不能自存者,岂可不为之虑而使之失所耶?合族俱当义处赀级以成所大美,不得轻慢靳啬。勤俭为成家之本,男妇各有司。男子要以治生为急,于农商工买之间务执一业,精其器具,薄利心,为长久之计。日用所需当量入为出,慎勿侈靡骄奢,博弈饮酒,自就荒淫而废正道矣。妇人夙兴夜寝,黾勉同心,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以供衣服。不事浮华,惟甘雅洁。凡有重务,兄弟妯娌分任其劳。主妇日至厨房,料理检点,如此则衣食常盈而先业不坠矣。

六、出处进退之规。人生天地间,智愚贤不肖,固有不齐,或出或处,或进或退,要当皆以古人为鉴,斯无咎矣。

七、保守身家之规。保守身家之道无他焉,第一不可奸骗人家妻女;第二不可赌博宿娼;第三不可拖欠包揽,谋领侵欺钱粮;第四不可炼药炼丹,攘窃诓骗;第五不可强横健讼,斗狠逞凶及打帮教唆,生事害人;第六不可交接无籍之徒,花哄游荡,不务本等生理,及纵容尼姑卖婆于内室往来;第七不可傲人慢物,好胜夸能,逆理乱伦,骄奢淫逸;第八不可为贪心所使,专行峻险之途。吾人能依得此诫,每日战战兢兢,循规蹈矩而行,则上不玷祖宗辱父母,下不累妻子害亲邻朋友,明无人非,幽无鬼责,一家安乐,为何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