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先世造庙妥灵 记后裔建祠祭祖 建宁溪口溪枫、艾阳董氏宗祠

忆先世造庙妥灵 记后裔建祠祭祖 建宁溪口溪枫、艾阳董氏宗祠

一、地理概况

建宁是福建省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位于闽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古为绥安县,唐乾元二年(759年)建镇,南唐中兴元年(958年)置县,迄今已有千年历史

境内世界地质公园金铙山主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登金铙山可观雌雄飞瀑,乘皮筏艇可探漂流之险,走千年古道可品空谷幽然,游修竹荷苑可赏莲之神韵,是夏季避暑和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

建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全国重点中央苏区县之一,是红军长征的发起地之一,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被誉为“苏区乌克兰”,也是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最后大捷的决胜地,我军炮兵和通信兵建制诞生地。先后有7000多名建宁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血洒战场,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度过了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十大开国元帅中,除贺龙、徐向前外的8位元帅均在建宁指挥过中央红军作战,170位师(地)以上党政军干部在这里从事过革命实践。建宁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国家级博物馆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也是福建省重点推介的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建宁县有两支董氏族人:一支居溪口镇艾阳村,郡望为陇西郡。另一支现居溪口镇溪枫村,郡望为广川郡。

溪枫村位于溪口镇西北部,距城区16公里,有7个自然村,全村360余户1500多人在村干部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溪枫村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2009—2011年度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06—2009年度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第二名。

溪枫村附近有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苏维埃粮食合作社旧址,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遗址,花墩桥列宁小学遗址,驻马寨阻击战遗址,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等旅游景点,有建宁黄花梨、建宁水稻种子、桂阳萝卜、建宁通心白莲等特产。

艾阳村位于溪口镇南部,距城区10.4公里,有10个自然村,与桐元村、马源村、半元村、枫元村、杨林村、溪枫村、渠村村、杉溪村、高圳村、枧头村、溪口村、高山村相邻。

二、家族繁衍

溪枫村董氏先祖董仕高于元末避北兵之乱流寓南丰,其子居安由江西南丰三十四都龙湖,迁入福建邵武府建宁县北乡蓝田堡排前(今溪口镇溪枫村)。该支董氏郡望为广川郡,现今传至23代,有200多人。其世行昭穆从第八代起字辈是:

文邦国明,世大永昌;

廷献天人,家传理学

恢先以德,通道之原;

孝友升闻,贤良上举;

着书绍圣,秉义正君;

缵绪方长,乘时英发。

其简明世系图如下:

溪枫村董氏宗祠

其中有以下各房迁居江西省:

文炫公房世吉公支下居宁都州流白泉,又居赣州石城县屏山;

孟白公房文九公支下居宁都州二十七都丁田排塔下;

仲钓公房世仪公支下居宁都州二十七都小浦游家寨;

仲钥公房邦赁公支下居吉安市永丰县四十一都洪家山;

孟通公房国宝公支下居赣州兴国县高兴乡枫木坳组大路坳下;

文燧公房昌长、昌贵公支下居袁州分宜县桑林外环车岗;

文炯公房昌文公支下居新余市分宜县桑林外港背,又世贤支下居新余市分宜县桑林外环车岗,又永怀支下居新余市分宜县桑林外木笼冲;

仲珏公房世禶公支下居新余市分宜县桑林外环车坪坡;

文爆公房廷皋公支下居新余市分宜县桑林外环车岗;

文爝公房支下居上高县石黄桥举子团窑下;

文灿公房大凤支下居万载县大桥白茅冲,又永兴支下居万载县大桥白茅冲,又永升公与子昌明、昌来、昌禄父子寄居新余市分宜县桂村;

文德公房国艳支下居上饶市清水乡左溪陈茅坞及东茅窠;

孟宽公房大兴大寄支下居上饶市横峰二十都蒋林;

孟容公房大鸣支下居上饶市都毛坂及尖山;

孟白公房支下居上饶市石人殿。

艾阳董氏先祖董关甫是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由江西迁入建宁,定居在艾阳村董家自然村,郡望为陇西郡。

董关甫后裔从第十七世起排行字辈为:“福寿雨忠信,先德必兴隆。荣华光耀祖,绍胜金玉传。”

艾阳董氏后裔徙居溪口镇、濉溪镇、里心镇、黄埠乡和宁化县安远镇等。传至27代,有人口400多人。始祖董关甫墓坐落于艾阳西湖山上。其前代世系图如上。

三、宗祠大观

(一)溪枫村董氏宗祠

雍正八年(1730年)董氏族人为“八音会”饮酒于太阳庙中,见其栋宇将颓,几无所盖,推荐一人领头,众族人踊跃参加,遂于冬月出资醵金,于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鸠工庀材,八月而新庙告成。族人说祀神、祀祖其意一样,庙已建成何不顺势建造祠堂,妥先灵?于是又于本年九月集资动工,次年冬月建成。

2006年在原址上重建,紧挨太阳庙。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坐北朝南。祠堂依山而建,砖混结构,从祠堂外到大厅逐级升高,二进为天井,两边廊庑连接,正厅为神主牌位,供奉列祖列宗。祠堂存放本族宗谱,按惯例平常只有上午祠堂才开放。每年清明,居住在各地的族亲聚集在祠堂,扫墓、祭祀先祖,以慰藉祖灵。

(二)艾阳村董氏祖厅

下图是艾阳董家人祖祖辈辈生活的艾阳村董家自然村。如今,村民都搬迁到县城居住,只留下已破损的董氏祖厅(图中电线杆处),艾阳董氏族人正准备修建祖厅。董家自然村至今流传着供他们生活的四方井和武官路过下马的七级台阶的美丽传说。这里的祖厅也记录着他们逢年过节团聚和祭拜先祖的情景。

四、现代名贤

释慈航(1895—1954),原名艾继荣,法号慈航,艾阳村人。18岁出家,1946年赴台,为台湾地区佛教文化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在建宁千年古刹报国寺建有慈航菩萨纪念馆。

艾阳村董家自然村

董海标(1899—1934),艾阳村董家自然村人。1899年3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31年6月参加革命斗争,曾任艾阳乡工农赤卫队队长,参加了闽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4年5月给红军带路,此后失去音信。1957年7月16日,人民政府追认董海标为革命烈士。

沙县董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