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的大地始终激荡着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董氏委员会组织策划的《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定稿,即将付梓。本书历经十多年收集和四年多勘编,其印刷出版,不仅让本书的编委会全体成员倍感欣慰,如释重负,也使得期盼已久的八闽董氏宗亲感到欢欣鼓舞。在本书出版之际,编者有诸多感想,在此向读者一一道来。

首先,本书编写的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越之广,超越想象,编写难度也因此倍增。虽编写过程波澜曲折,但通过编写人员的努力,困难终于得以克服。我们要感恩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好的时机。古语曰:“盛世方能修谱。”现今,中国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展现了许多生动实践与累累硕果。我们也通过文字和图片,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八闽董氏宗祠文化的全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过往历史,让新时代的壮美画卷、新征程的恢宏篇章跃然纸上,让历史变化近在眼前,让文化传承激荡心间。

其次,应该感谢所有关心、指导、帮助本书编写的人们。他们是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八闽董氏宗亲。在百忙之中,董文久将军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在事务繁忙之际,我省文史专家、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先生为本书作序;福建省积善书画院院委、福建省人大书画院特聘书画师、福州大学资深专家学者傅清祥教授为本书题词;我会耆宿、省民政厅原厅长董启清宗长,我会创会老会长董承耕宗长和首届董氏会会长董水观宗长等人都为本书题词,以资鼓励。此外,本书编辑部还收到我会名誉顾问、菲律宾著名侨领董尚真宗长发来的贺函和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拔萃宗长的题词,在此一致表示谢意。此中,尤为感谢我会诸任会长:创会董承耕老会长,他是一位资深学者,由他提出“以文化兴会,以文化强会”的指导思想贯穿我会始终,由他主导修纂了八闽董氏谱牒《八闽董氏汇谱》,开创了八闽董氏修谱的先篇;继者首届董氏会会长董水观宗长全力主持修纂省总会安排的《福建姓氏志·董姓》,他也非常关心本书编写进程;本届董氏会会长董正伟、执行会长董立耀,二位更是亲力亲为、全心全意全过程指导本书的编写,在本书编写关键的节点,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大大加快了编写进程。诚然,本书能顺利出版,编者的努力和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是一批不计报酬、默默奉献的人群,其中尤以主编董正雄教授为首,他从2009年之始就担任《八闽董氏汇谱》的主编,当时手头无片纸只言可供参考,一切从零开始。凭着执着的意念,十易寒暑,跋涉全省9个地市、150多个董姓集居点,收集到第一手资料。采访过程中,经历了从被怀疑、不理解,到广受宗亲欢迎与日后友好结交的过程,此中酸甜苦辣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数年来他仅凭一片诚心坚持了下来,此后又续编《福建姓氏志·董姓》和本书,耗尽精力。此中,他的挚友搭档董作钜校长,深有同样经历与体会。在这里,还要感谢多年来为本书提供材料和亲自编写的董文瑞、董玉铁、董炎星、董家樵、董兆世、董其勇、董敷传、董欣潘、董茸等一众宗亲;还有为编写本书而安排采访和导引的董解生秘书长及董斌森、董正敏、董亚成、董益成、董尧灯、董国华、董正安等宗亲。此外,特别怀念为八闽董氏宗务做出奉献的两位已逝的长者董承铨、董力业宗长。本书采访过程中,有些经历非常深刻,令人难以忘却。如采访惠安黄塘主持宗务宗长,时值当午,该宗长尚兴致勃勃地取出珍藏已久的家谱,滔滔不绝地讲述先祖轶事,而我们离开当晚,该宗长突然中风,我们深感惋惜。又如,某次往永安小陶上湖口董氏采访,该村地处深山,是三县市的交界,平常罕见来客。见我们来访,全村18户就聚齐了17户,仅1户因外出而未到场,他们聚集村口以示欢迎,我们一行殊感受宠若惊。这些都表明基层的宗亲对编写此书的欢迎。诚然,我们要感谢的为本书做贡献的人们太多太多,在此一并致谢,不再一一列举。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者看到宗祠大多存在于广大农村,尤显得宗祠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广大农村的一个重要依托。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家政与国政合一的文化。家政是国政的基础,国政是家政的延伸。儒家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可以说家政文化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地方都相继重修或重建宗祠,每一座祠堂都是一座精神与建筑的大观园。许多乡亲以家族和祠堂作为对故乡思念的依托和情感纽带。但随着城镇化发展,千百年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自然风光受到挑战。据有关资料,截至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尤为深思远虑。正如《乡愁》歌词里所说的,“虽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但乡愁是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一生情,魂牵梦萦,令人终生难忘。

本书由于采集的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编写资料来源杂,加之水平有限,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切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斧正,也期望八闽董氏后贤能续补后集,日臻完善。

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参阅许多相关著作或文献,特此向作者顺致谢意。

编 者

2023年4月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