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雕塑

一、雕塑

祠堂建筑中最常见的雕塑工艺为木雕、石雕、砖雕和泥塑等。

(一)木雕

木雕工艺大都体现在门窗、梁柱、额枋、雀替、斗拱、神龛等处的制作和装饰上。

(二)石雕

石雕主要作为外观装饰,集中使用在台基、大门或厅堂、山头、屋脊等处,主要用于门当、石狮、柱础、角础、神案、牌坊等构件的雕刻。门当一般为鼓形,有的在石鼓上方还精雕卧狮。石狮成对,一雄一雌,摆放在祠堂大门前的两旁。

大木柱下均有石柱础。柱础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上圆下方形、上八角下四角形。图案有圆柱纹、莲花纹、卷草纹等传统纹饰,有的还浮雕动物瓜果;不饰图案的也会刻上精致的轮廓线,增加观赏效果。祭祀用的神案一般用整块青石做成,神案正面刻纹饰,下部雕支脚,支脚下端雕八只虎爪紧扣地面。

鸿门梁镂空木雕工艺

雀替镂空木雕工艺

柱石上的石雕

砖雕“以文会友”

(三)砖雕

砖雕主要作为外观装饰,一般多用于门楼、门罩等外部空间。它不怕风吹、日晒、雨淋,又有很好的观赏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泥塑

泥塑也称灰塑或彩塑,是闽、粤、台古建筑盛行的一种在屋脊或墙上施以泥塑及剪黏的装饰。剪黏也称剪花或嵌瓷,即将陶瓷片嵌在泥塑形体之上,外观予人以眩目华丽之感。这种多彩多姿的装饰大都安装在门楼两侧、屋脊、封火墙当面、门窗上部,内容多为戏剧人物故事及吉祥图案。一个个生动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中国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涵及民俗趋向,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