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联的文化内涵
2025年10月13日
二、堂联的文化内涵
堂联的产生,伴随着后人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记录着本姓的辉煌与荣耀。每一对堂联的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探本溯源,追寻祖根
人都有探本溯源,追问自己根在何处的天性。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社会,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受此种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来龙去脉,对自己的祖先十分崇拜和怀念。几乎每个姓氏都把“寻根联”作为本姓堂联的重要组成部分,缺此不可。
很多“寻根联”都是在追寻本支的开基始祖与发祥地,例如:“陇西世泽;良史家声。”“根深叶茂枝枝盛;源远流长代代兴。”
(二)彪炳先贤,彰显祖德
这类堂联都是通过记录本姓先贤的丰功伟业、道德文章、格言惠行,标榜先人的巨大业绩,体现家族的显赫声望,借以振奋家族风气,激起后人进取。这类堂联所占比重最多,涉及名人万千,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部简明的家族发展史或历史名人汇编。
例如:“织缣偿债;种杏成林。”上联典指历史神话故事,相传东汉董永卖身葬父,后与天上织女结为夫妇,织锦偿债赎身。下联典指三国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钱,愈者种杏,数年得十余万株。
“搏击咸称卧虎;文章屡世占鳌。”上联典指东海洛阳令董宣,字少平,圉县人,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下联典指明代编修董越的事迹。董越为成化进士,官南京工部尚书,著有《圭峰文集》。
(三)心系中华,不忘故土
中华儿女遍布天下,不管身处何方,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不会改变。他们为表达对故土先人的怀念,常常诉诸笔端,堂联就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一些由海外华人创作的堂联,字里行间寄寓着他们深深的木本水源之思、故国祖根之情。
例如董杨大宗祠联:“根系古榕大宗同景仰;苗蕃四海骏业长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