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顶

一、屋顶

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隆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祠堂一般采用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较多。

庑殿顶 等级最高的屋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一般用于皇宫,庙宇、祠堂中最主要的大殿,特别隆重的用重檐。

庑殿顶

歇山顶 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其特点是把庑殿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悬山顶 两坡顶的一种,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挑山或出山。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硬山顶 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

歇山顶

悬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