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工与《武夷山志》

七、董天工与《武夷山志》

《武夷山志》是迄今为止研究武夷山风景名胜、奇闻怪趣、地理特征、三教(儒释道)同山、物产习俗、羽流隐士、诗词书画、摩崖建筑、石刻景观等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权威史料。董天工与其他著作者不一样的是:他是把身心都埋入武夷奇山秀水的怀抱中去创作、去编纂的。他在遍览武夷山水、收集旧志诗文的基础上,吸收前人的创作经验,成功地把《武夷山志》编纂成武夷文化的集大成者。董天工对明代衷仲儒编的《武夷山志》、徐表然编撰的《武夷山志略》,清代王梓编的《武夷山志》、王复礼修撰的《武夷九曲志》4种不同版本进行考证、订正,以自己的创新思路来定稿。

1998年底,福建省武夷山市为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当齐全的文本资料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令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们感到吃惊的是:与武夷山同样出名的,还有一部详细记录名山人文历史的山志。它就是清代武夷山籍学者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加拿大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尤里·希尔金称:《武夷山志》作者在200多年前就能用当代归类法、系统法、图示法来编纂地理文化史,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