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有族,族必有祖;人有祖,祖必有祠。有了宗祠就必然会产生宗祠文化。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植根于百姓骨髓里的传统文化,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久远的传统根基,千百年来始终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宗祠,教人敬天法祖,是族人的精神家园、安妥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据调查,福建省宗祠总数约有13270座,宗祠总数名列全国第一,宗祠文化是福建省重要的特色文化资源。
为传承中华文明,推动八闽董氏宗祠文化研究,我董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宗祠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适时组织研讨确定,委派董正雄和董作钜二位老先生组织董氏文化研究室,同时确定以董氏文化研究室为主体,结合八闽各地董氏宗亲贤达组成《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编委会。董氏会期望编委会与八闽董氏宗亲一道,致力于宗祠文化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纂《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一书,挖掘八闽董氏优秀宗祠文化内涵,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
福建省董姓,文化厚重,人才辈出,且分散于全省49个县市,有150多个集居地,形成30多个董姓家族支系。所以,编纂本书,难度之大、责任之重可想而知。自编委会成立后,编委会成员精诚团结、不畏艰难,冒严寒酷暑,顶烈日寒风,走乡串户,深入大小宗祠。通过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征集资料,核正史实,做好记录,推敲文稿,取得第一手资料。编委会以承前启后、尊重历史、去伪存真为原则,在编写各地宗祠文稿的过程中,力求史实可靠、重点突出、观点正确、语言简明,能较全面地反映该宗祠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体例篇、章、节结构方面,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简叙和解释宗祠文化内涵,普及宗祠文化基本知识。在记述本省各地董氏宗祠方面,从地理概况、宗祠大观、家族繁衍、祖训内涵、习俗传承、祠堂楹联、逸闻轶事、古今名贤、艺文类聚、名胜古迹、宗祠管理等诸多方面着手。全书辅以大量图片,力图借由镜头拍下散落在八闽大地上的这一颗颗如灿烂明珠的董氏宗祠,同时加以精辟的文字来叙述其文化内涵。
《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是继《八闽董氏汇谱》和《福建姓氏志·董姓》之后的又一新著作。它是一本集知识性、学术性、综合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的福建省董姓宗祠文化著作,更是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本书追忆各地董氏宗祠那饱经沧桑的历史,记述面临失传的逸闻轶事及其久远的根系源流,描述各种建筑形制与人文构件,以便后人得以触摸那些铭刻历史的一砖一木,用虔诚之心感悟宗祠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生哲理。本书是福建省董氏族史上首部弘扬祖德,崇教重学,弘扬传统文化、浓郁血脉亲情的一部力作。它展示古建筑魅力,传承和记载先人留下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对促进当今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和作用。编委会与八闽董氏宗亲精诚团结、艰辛努力,历时四年勘编,圆满地完成本书的编辑任务,终于在2023年定稿,交由国家一级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一书的成功出版,是八闽董氏文化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第二届董氏会工作的重大成绩。其蕴意深远,泽被千秋;可鉴古知今,教育世人。为此,对于编委会和全体宗亲的默默奉献、辛勤劳作并获取的巨大成功,董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感谢。特别要感谢年近耄耋的董正雄和董作钜二位老先生。二老自2014年董氏会成立以来,为八闽董氏文化研究编纂了《八闽董氏汇谱》《福建姓氏志·董姓》,以及即将付梓的《八闽董氏宗祠文化大观》三部福建董姓史上前所未有的共近两百万字的著作,此三书可谓“三星联辉”。二老呕心沥血、全力以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我们一定不负韶华,努力赓续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为加强和推进传统文化工作继续前行。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董氏委员会 董正伟 董立耀
2023年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