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间传说

五、民间传说

(一)掷金江中

应举少年时,就立志自立。他家有肥田多亩,价值二百余金。这块田地恰在两广总督陈瑞之子,时任礼部尚书陈长祚[长乐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田界之中。陈长祚多次派人要买这块田地,应举以祖传祭田为由,始终不答应出让。陈长祚恼怒极了,企图陷害董应举。不久,陈长祚的同窗好友之子到福建督学,陈长祚即买通督学,诬告应举行为不端,要以“劣绩”罪名谋害应举,夺取良田。恰巧有一教官陈某,爱惜应举才学,又知其冤屈内幕,就暗中劝应举道:“古人称识时务者为俊杰,怎能为几亩田地而自害其身呢?以你的才华,只要能谋上一官半职,还怕将来没有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再说,陈家愿出二百金购买,也不算强夺,请再加考虑,不可因小失大啊。”

应举勉强听从教官的劝告,收了二百金,但心中不服,就将银子掷于水中,发誓道:“将来若不出人头地,誓不罢休!”谁知这话又被陈长祚听见,他叫来应举,狠狠地数落了一番。

受了羞辱之后,本来无意功名的董应举突然振作起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到福清拜叶向高为师,然后躲进青芝山西侧的定光岩刻苦攻读,夏夜不怕蚊子叮咬,寒冬不避北风吹刮,日读夜诵,手不释卷。不上三年光景,正好赶上皇帝开科取士,大比之年,董应举连捷南宫北闱,得中进士,官居侍郎。而陈长祚之子却不学无术在乡间横行不法,应举闻知乃罗列罪状,函请福建巡按李凌云捕办。陈家闻讯后十分害怕,乃请大学士叶向高为调解人,将陈长祚之女嫁给董应举之子,以前所买的良田作为嫁礼全部送给董家,陈子也痛改前非不再为恶。后人将应举掷金处名为掷金潭。

(二)三人同行两宰相一侍郎

叶向高、董应举、李廷机三人当年在青芝山里苦读诗书,不是为了当隐士,而是心怀大志,欲治国富民。

相传有一日,他们游遍百洞山,流连忘返,直到黄昏时候才匆匆返回。当他们路过观仙洞时,山岭上刮来一阵清风。林涛声中,仿佛有女子轻歌曼舞之音;三人不约而同地驻足观望,但眼前暮色茫茫,一无所见。李廷机见时已不早,催促叶、董二人赶路。行不数步,走在后面的董应举忽然听到背后传来女子的笑声:“三人同行两宰相。”他回首张望,茫然间又听到那女子的声音:“回首看我是侍郎。”他感到惊奇,侧耳细听,却再也听不到别的了。回到住处,董应举向叶、李二人说了刚才的奇遇,三人都受了鼓舞,尤其是叶向高,他对李、董道:“谋事在人,我们还是读书要紧。”后来,叶向高、李廷机同朝为相,董应举也官居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