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了聋生生命认知和自我保护技能以及身份认同感
(一)调查对象
为了检验成果的有效性,我们于2017年9月选择了七年级刚入学的两个班共28名学生作为我们成果实施效果检验的研究对象。在这个年级刚入学时,我们对该年级的学生进行《初中阶段聋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初中阶段聋生生存技能调查量表》《初中阶段聋生和生命意义调查量表》《聋人身份认同量表》的前测,经过两年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2019年12月对该批学生进行后测。
表1-13 样本基本资料(n=28)

(二)测量工具
为检验成果的有效性,研究中我们修订了四川师范大学刘卡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学生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制定的量表《初中阶段聋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初中阶段聋生生存技能调查量表》和《初中阶段聋生和生命意义调查量表》,来对我校初中阶段聋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前后测,从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感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合适分析。同时,我们编制了《聋人身份认同量表》和《生命教育课程满意度调查》两个量表来检验成果实施的效果。
(三)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spss19.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测量结果
1.成果在实施前后,初中阶段聋生生命意识比较和分析
生命意识是一种对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验与感悟,具体指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生命(万物生命)的存在以及各种生命间的关系,并能了解生命的特点,对自杀、死亡有正确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命意识是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本研究从自杀态度、生命特点、他人生命、个人(自我)生命和死亡意识五个维度共18题对28个聋生生命意识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图1-5 《聋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图1-6 《聋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对比图
表1-14 《聋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1-15 《聋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t检验

根据数据及图表显示,聋生的生命意识得分呈现出升高趋势。得分在54分以下的聋生人数减少;得分在55~72分及73分以上的聋生均有增加,28名学生生命意识问卷前测平均得分为(65.21),后测得分为(73.14),P值(双侧)小于0.001,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说明经过两年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这个年级的学生生命意识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
2.成果在实施前后,初中阶段聋生生存技能比较和分析
生存技能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正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生存技能是聋校生命教育的基石。本研究从挫折应对能力、个人能力、解决问题、自我调节、自我悦纳五个维度共21题对聋生生存技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图1-7 《聋生生生存技能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图1-8 《聋生生生存技能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表1-16 《聋生生生存技能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1-17 《聋生生生存技能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统计量成对样本t检验

根据数据及图表显示,聋生的生存技能得分呈现出升高趋势。得分在63分以下的聋生人数减少;得分在64~84分之间及85分以上的聋生均有增加,28名学生生存技能问卷前测平均得分为(74.18),后测得分为(83.11),P值(双侧)小于0.001,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说明经过两年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这个年级的学生生存技能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
3.成果在实施前后,初中阶段生命意义感比较和分析
生命意义感是个体生命的效用价值和存在价值的统一,它是聋校生命教育的归宿。本研究从生命热忱、未来期许、生活目标、积极性和自主感五个维度共21题对聋生生命意义感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图1-9 《聋生命意义感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图1-10 《聋生生命意义感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表1-18 《聋生生命意义感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1-19 《聋生命意义感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t检验

根据数据及图表显示,聋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呈现出升高趋势。得分在66分以下的聋生人数减少;得分在67~88分之间及89分以上的聋生均有增加,28名学生生命意识问卷前测平均得分为(77.96),后测得分为(87.54),P值(双侧)小于0.001,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说明经过两年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这个年级的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
4.成果在实施前后,聋人身份认同感比较和分析
由于耳聋的时间、教育、生活环境,以及社交经验不同,聋生的聋人身份认同存在着阶段性。当他们能够坦荡地说出“我是聋人”来表明自己的社会身份时,标志着他们能够在聋人世界找到归属感也能以这个身份适应听人世界,在多元化的社会游刃有余。他们表现出自我接纳、合群以及自豪感,反之会出现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出受伤害、忧郁、绝望或者对听人生气发怒等情绪反应。聋人身份认同是聋生生命教育的核心。本研究从如何看待手语、我是聋人吗、我来聋校上学意味着什么、我的未来呢?四个维度共16题对聋生生命意义感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图1-11 《聋生身份认同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图1-12 《聋生身份认同调查量表》前后测得分区间分布图
表1-20 《聋生身份认同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1-21 《聋生身份认同调查量表》前后测成对样本t检验

根据数据及图表显示,聋生的身份认同得分呈现出升高趋势。得分在48分分以下的聋生人数减少;得分在49~64分及65分以上的聋生均有增加,28名学生生命意识问卷前测平均得分为(48.50),后测得分为(55.39),P值(双侧)小于0.001,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说明经过两年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这个年级的学生聋人身份认同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